文:白马晋一

【一】

孙悟空似乎是个官迷。

早在花果山为猴,尚未求仙拜佛之时,就一直享用着前呼后拥的感觉。

譬如他出世不久,便发现水帘洞,囔囔着要山间群猴拥他为王。且看原著描述,“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群猴们也乐意有个不走寻常路的领导,带领着它们走上康庄大道。于是,便山呼海啸般地列队跪拜。孙悟空乐呵呵地享受着这猴界荣光,一边扯了一面大旗,自立为美猴王,一边犹如老领导模样,背叉着手,踱着方步,有条不紊地对猴群职能进行划分。诚如原著所述,“美猴王领一群猿猴、猕猴、马猴等,分派了君臣佐使,朝游花果山,暮宿水帘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

学艺归来,那就更不得了,尤其在干掉盘踞水脏洞的混世魔王之后。

花果山外围的七十二洞妖王,纷纷提着见面礼,前来拜码头。意气风发的孙悟空,更结交了妖界实力不菲的六大妖王,后来他们索性张罗成一个组合,江湖上合称“七大圣”。甚至天庭,也被花果山的架势惊动了,派来了使者太白金星,一门子地想要招安。

孙悟空一听能到天庭做官,这下可乐坏了,两眼直放光。

但他终究失望了。玉帝仅仅安排了一个弼马温的头衔。

这个职务,按照马监下级官员描述,“这样官儿,最低最小,只可与他看马。似堂尊到任之后,这等殷勤,喂得马肥,只落得道声‘好’字;如稍有些尫羸,还要见责;再十分伤损,还要罚赎问罪。”

孙悟空一听,立马躁了起来,大叫道,“老孙在那花果山,称王称祖,怎在此做后生小辈下贱之役”,趁着火头,摔门便不干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

显然,孙悟空嫌弼马温官小。他立志要当的是大官。

玉帝一看,乐了,拍了拍大腿道,这员工志向不小啊,行,那就给你一个“齐天大圣”当当。

但孙悟空又失望了。“齐天大圣”这个名头虽然听上去挺响亮,但天箓本上根本不认,也就是编外人员。譬如一年一度的蟠桃盛会,王母娘娘压根就没想将他名字加上。这下,孙悟空又火大了,打砸了蟠桃会,引起了神仙界的公愤。恰巧如来佛祖急于立功,寻思着要在玉帝面前表现一下自己,于是连哄带骗地使了一个神通,便将顽皮的猴子压在了五行山下。

即便历经了五百年的山刑,孙悟空的官瘾似乎没有减淡的意思。他硬着头皮,忍着草包师父唐僧一路的唠叨,只为了修成了一纸正果。灵山的表彰大会上,孙悟空看着金闪闪的证书,以及灯火烛照下“斗战胜佛”四个耀眼的大字,高兴得合不拢嘴。他忍不住上面拥抱那位一直看不太顺眼的唐朝师父,回过身来,又想去抱一抱弟八戒,也不管二师弟是否乐意。要知道,那位长着一张猪脸的夯货,正拿着“净坛使者”的证书发牢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

《西游记》故事,似乎单讲取经的脉络枝节。修成斗战胜佛后孙悟空的去向,却出现在另一本叫做《南游记》的古书中。

不妨摘录片段。

“又有孙行者,献上如意铁棒一根,奏曰,臣此棒要长便长万大,要短便如花针,降妖捉鬼,变化无穷,更兼臣一身都是宝贝。玉帝笑曰,卿一身何为都是宝贝?孙行者曰,臣一个筋斗能去千里也是宝;一根毛能化一百个猴形也是宝。玉帝大笑曰,卿试显神通看,果应其言否。孙行者即在殿前,念动真言,把毛拔一把,口里一呵,满殿都是猴子,各执棍棒,跳跃自舞,玉帝命行者收了,遮袖大笑曰,朕闻卿昔日从唐僧西天取经,神通广大,今日果见卿实可为第一。朕即赐御金花一朵,御酒二杯。孙行者谢恩毕。”

这段故事,发生在天庭举办的一场“赛宝通明会”上。席间的孙悟空(此际以西天诸佛的身份列位),全然没有了之前占山为王时那种“唯我独尊”的放荡不羁,取而代之的,是体制内惯见的逢迎和谦恭。他使尽了浑身解数,变幻着各种神通,只为博取玉帝一笑。在金碧辉煌的祥和气氛下,他恨不得立马有一个磕头谢恩的机会。

可见,无论是人抑或仙佛,这官当大了,气质难免会随之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