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在名企工作,别人可能会因为名企高看你一眼,但如果你不在名企工作,别人或许正眼都不看你一眼。除去一切外在,剩下的才真是你的 ——@玖叶茶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网友留言说自己辞职了,但是在辞职24小时后就迅速的收到了另外一个工作邀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很多人看到这个消息除了震惊还有羡慕。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有许多的中小企业撑不下去,这个时候我们有一份工作都不错了,哪里还敢轻易辞职?

辞职就算了,虽然是在疫情之前,但在24小时这么短的时间里面迅速收到了另外一份工作邀约,还挺不错!这下就不只是震惊了更是羡慕。

这样厉害的人,也难怪人家敢辞职!不夸张的说这样的人是独特的,100个人里面可能也很难找出第2个。更多人面临的现状是想辞职不敢辞职,但是又不安于现状,每天在现实的枷锁下备受折磨。这种感觉犹如百爪挠心,虽不至于但绝对不轻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心矛盾

一边是诗和远方,一边是亲人的殷切希望

朋友圈里别人的高光时刻,每一次都在刺痛自己的内心,眼看着朋友们个个不是上市高管,就是企业老总,有的人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把脚印散落在世界各地,而自己仍然在七八线的小城市里干着一眼可以看得到头的工作,默默的当一个职场小透明。心里有不甘,有不满,但是却无可奈何。

那个敢于向老板辞职,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女孩确实让自己内心激动了一下,但仅仅也只是激动了一下。

生活在社会这个群体当中,每个人是孤独的,但又不是孤独的,我们必将与他人实现联系,朋友亲人,甚至是陌生人都有可能发生联系,而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我们的亲人。

从大学毕业,从踏入社会的那一刻起,亲人们对自己的期望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甚至从小学的时候起,自己的一生好像就已经被安排了。每一个时期应该做什么事,该从事什么职业,长辈们不厌其烦,用着他们的那一辈经验来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应该走哪一步。

好像一路走来确实顺风顺水,也确实没有什么大的挫折,20几年过去了,心里好像就默认了长辈们就是对的,应该按照长辈们的想法去做,久而久之心里那一丝改变的念头也被磨灭了。

心里有诗和远方,但是最终没有敌过父母家人们的殷切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边是丰满理想,一边是骨感现实

喜剧电影里有这样一句的台词:

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这句话曾经鼓舞了很多人,鼓励我们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是我们没有自己想要追求的目标么,难道就没有梦想了吗?并不是。

美国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项跟踪调查,

调查结果发现,仅仅有27%的人没有目标,没有梦想。

也就是说大部分的人其实是有目标,有梦想的,虽然说目标可能不那么的确切,不那么的清晰,但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目标或者梦想。

我们有自己的梦想,但是在我们父母的眼里,这样的梦想不切实际,不应该出现,就应该按照自己的规划一直走下去,这样才能够幸福圆满。

我们有自己的梦想,但是很少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因为现实骨感。

在接受的规划当中,我们如愿以偿地找到了一份看起来稳定的“铁饭碗”,当然这一份工作可能并不多重,但工资也不会多高。

这样的安排也让我们的梦想少了成长的土壤,我们会想——按照我现在的经济水平我出去能做什么,我有能力养活自己吗?答案是,可能很难,那为什么我要放弃现有的“舒适的却不怎么安心”的现实,去辞职?去找罪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力固化

正如开头提到的那个例子,网友之所以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迅速收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邀约,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网友的能力,网友有这个能力来接受这一份挑战,接受这一份工作,接受职业生涯中全新的自己。

长时间呆在舒适区,得过且过

《快速阅快速》的作者指出

舒适区,也叫做心理舒适区,这种舒适区具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
一般来说处于心理舒适区的人,常常会觉得放松,不愿意被别人打扰,自己就像这一块专属领地的主人一般,但是长时间的待在舒适区,也会使自己变得迷茫无助,不思进取。

多年前鞍山收费站大姐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是大姐没有能力吗?是,也不是。至少大姐如愿以偿得到了所谓的“铁饭碗”,还耐得住寂寞,一直年都在那里收费。长时间呆在舒适区里,犹如温水煮青蛙,得过且过,完全没有意识到危机的来临。

这样的事情不止一例。

曾经有一位以做木工为生的老爷爷,靠着手工艺活赚钱,虽然年纪大了,做得好,但是仍然是有订单,勉强可以维持生活。后来改革用了新技术,老爷爷就再也没有订单了。试问,有了更好更廉价的替代品,有谁愿意花大价钱去请人工作呢?

人是有惰性的,更何况长期待在舒适区当中,这种惰性也会变得越来越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认识到不足,但缺乏改变的动力

也许有一部分人已经开始认识到未来可能面临的危机,也知道自己的不足,但是缺乏改变的动力。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结果表明:

压力效应分为4个区。分别是舒适区,发展区,破坏区以及乏力区。

在不同的区域,人们的表现结果也不一样,这一阶段的人现在已经跳出了舒适区,想要进入发展区,但是往往会由于长时间呆在舒适区,不容易取得明显的成就,还在发展区就受不了了,最后又会从重新滑回舒适区。

每天朝九晚五,上下班回来,吃个饭洗个澡刚想玩回手机,一看都已经11点了,本来想着跳出舒适区学习,时间又晃过去了。又或者是控制住了自己不玩手机,但是在投入时间成本精力成本之后,并没有取得预想中的成就,就会容易从发展区划到乏力区,觉得再怎么努力也没用,就放弃了。

加上同事朋友们,时不时聚会,吃顿饭,玩玩游戏,如果自己不去还显得不合适,但去了有没有时间精进自己,甚至还有可能会被别人嘲笑,在这样的情况下,往往坚持不到半个月,就已经举白旗投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统职业规划时代逐渐逝去,内职业发展才是王道

内职业发展这是《个体赋能》的作者提到的,内职业发展也就是以能力发展为中心,而不是以职业发展为中心。这跟我们平常所说的传统职业规划有所矛盾,但这也正是作者倡导的。

01职业规划转变为能力规划

"谢丽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在《向前一步》(Lean in for Graduates)里提到过职业规划的问题,我很赞同她的看法,大致是:

我们现在的职业通道不再是一个直线的梯子,而是网格式的,我们可能在某个序列里前进几步,然后平行换到另一个序列里,中间也可能有因为转换而带来的短期波动。而要想借助这种波动“上升”,与个人能力息息相关。

也就是说我们不应该再以传统的职业规划为向导目标,而是追求能力提升为目标,将原本的职业规划转变为能力规划。

这个能力规划是呈树状的,主要的基本能力为树干,其他的能力为树枝、树叶,我们要在保证主干的基础上,让更多的树枝树叶长出来,这就是个体赋能当中提到的能力规划。在我们的职业生活中,主要的树干指的是个人的身体素质,个人素养,这些都可以通过日常训练出来,也是我们展开的基础。而树枝树干就更需要我们精心打理,尽量让树枝树干繁盛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GAP模型主动成长

《个体赋能》当中还提到了一个GAP模型。

GAP模型也叫做差异模型,其中的G代表目标驱动,A代表主动积累评,P代表刻意实践。

分享一个事情,帮助我们更好理解。

有一位应届大学生去面试,面试的职位是编辑,当时有一位已经从业了几年的职业编辑同样跟他一起到那个公司进行面试。

当时那个新应聘的职业编辑硕士学位,按理说学历比应届大学生高,既有学历又有经验,这一次面试应该是职业编辑过了。结果面试结果出来了,岗位给了那位应届大学生。

那位职业编辑很纳闷,后来才得知原来那位应届毕业大学生在面试的时候拿出了一沓资料,上面是他之前为了当编辑的所有资料,里面包括他自建的素材库,金句等等,满满的一大叠。

不夸张地说,就算是那位职业编辑,大概他也会选择要这么应届毕业生,这准备毕竟没法比。

在这个过程当中这名应届毕业生希望能够得到编辑这个职位这个就是他的目标,这个目标驱动着他去行动,然后下一步就是积累。他的那一叠材料就是他的主动积累。

刻意实践是近几年来说的比较多的一个词语。从那科学的方面来说,刻意实践是有效嵌入性习惯的一种方式。

亚利克斯甚至说

通过刻意实践实现人格转变。

这跟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的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有异曲同工之妙。刻意练习是有针对性的,有目标性的进行训练,通过这种训练可以熟能生巧,也可以不断的提升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苏珊娜·阿布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

「如果某人太慎重了,不能为自己挺身而出,没有自己的声音,那就容易受人欺负,要改变这种长期以来的行为习惯,需要痛苦的努力,需要更多了解自己的恐惧和担忧。」

我们想要有自己的声音,想要改变自己长期以来的某种新的习惯,这需要勇气,同样也需要能力,但要获得这样的能力之前,或许必须要付出痛苦的努力,而在正确的道路——内职业发展上努力可以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