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连续3天无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 疫情总体可防可控

7月9日,北京市召开第146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北京已经连续3天无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现有确诊病例人数不断下降,治愈出院人数大幅增加,实践再次证明,首都疫情防控精准有效,疫情总体可防可控可预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昨日新增1例无症状感染者 目前共有26例尚在观察

徐和建表示,7月8日0时至24时,北京无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例,治愈出院病例32例;无新增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6月11日0时至7月8日24时,北京累计报告本地确诊病例335例,在院275例,治愈出院60例。尚在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26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6月17日至22日大兴区某公司发生聚集性病例 13名员工确诊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刘晓峰介绍,大兴区某公司生聚集性病例, 13名员工确诊。为与新发地有关的综合性聚集性疫情。

据刘晓峰介绍,6月17日至22日,大兴区黄村镇磁魏路1号某公司共有13名员工和3名员工家属诊断为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首发病例,女,49岁,为该公司车间员工,6月7日曾与女儿共同前往新发地市场采购,6月13日出现发热伴咳嗽、咳痰等症状,自行前往大兴区人民医院就诊,6月16日核酸检测阳性,6月17日确诊。病例2,女,39岁,为该公司车间员工,6月3日前往新发地市场采购,6月14日发病,核酸检测阳性,6月15日确诊。该公司13名患者中仅上述2名患者曾到访新发地市场,其余患者或与该2人在同一车间内工作,或与之密切接触。

调查时发现,工作车间内人员较密集,无窗户、通风口少,各生产线和各部门人员共用进出通道、开水间、更衣室、卫生间等。还有员工在更衣室等区域不戴口罩的行为。疫情发生后,该公司于6月15日停产。上述13名患者中,有2名患者将病毒又传染给家庭成员。分析判定此次疫情为与新发地市场有关的综合性聚集性疫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发地聚集性疫情中,最初52例无症状感染者21例转确诊

全国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姜利介绍,此次新发地聚集性疫情,在最初的52例无症状感染者中,有21例转为确诊患者,相当一部分是集中医学观察后发病的。

不算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传染风险有多大#?专家这么说!

姜利介绍,根据国务院疫情联防联控机制4月6日下发的有关管理规范,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相关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者,胸部CT检查也无病毒性肺炎改变者。这部分感染者,主要是和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后的检测,以及自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而主动检测者中发现的。

无症状感染者其实包含两类人:一类是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状态。这类人其后会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临床症状,或CT检查出现肺炎改变,成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此次新发地聚集性疫情,在最初的52例无症状感染者中,有21例转为确诊患者,相当一部分是集中医学观察后发病的。这部分人实际上是处于潜伏期内尚未发病的患者。尽管没有症状,在核酸检测阳性后,这些人会被集中进行医学观察。在医学观察期间,我们会密切观察他们是否有临床症状出现,一旦出现症状,或者肺部影像学出现肺炎的改变,就需要把他们纳入确诊病例进行管理,在地坛医院进行治疗。另一类是一直到核酸转阴后,始终没有任何症状,医学上称之为隐性感染者。严格来讲他们并不是病人。

由于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前面提到的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状态的人,还可能会成为确诊病例。所以,无症状感染者也要进行集中医学观察,这样,既可以避免疫情扩散,又可以及时发现、治疗可能的确诊病例。在集中医学观察满14天且核酸检测阴性者,可解除集中医学观察。核酸检测仍为阳性且无临床症状者,则需继续集中医学观察。

中国交通广播记者: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