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我们来说说古代空气污染,我们首先看一个悬案,大家知道康熙,乾隆皇帝是怎么去世的吗?

有人就说了,是劳累吗?是疾病吗?还是投毒呢?

但是,最近看到一个有趣的说法是:因为雾霾……这一下提起来我的兴趣了,雾霾,咱懂啊……那究竟是不是雾霾的原因导致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看过有位医生出的一本书,据书中介绍,古代的空气污染有可能是皇帝致死的杀手,这位医生是心脏内科的医生,她擅长治疗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平时也很喜欢钻研历史,她查阅史料发现,清朝包括康熙、乾隆等十位皇帝都是死在北京的寒冬季节,这个季节是老年人最容易得心血管疾病致死的关卡,而北京从元代以来,就深受雾霾之害,《元史》记载:“至元朝六年腊月时,雾锁大都。多日不见日光,都门隐于风霾间”。到了清代,京城“霾灾”更严重,经常有入冬后,雪少雾多。

这位医生指出:雾是出于自然,霾却来自人为。北京身处政治文化中心,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建筑物不断增加,人口密度越来越高,人们冬季大量烧碳烧煤取暖,这就让细颗粒物,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PM2.5不断地浓度升高,加上北京三面环山,雾霾易聚不易散,终究让皇帝也成了空气污染的受害者

这个观点一出,马上就引起了争论,有其他学者认为,古时候的雾霾主要来自自然沙尘,未必如今日工业排放的废气有害,所以他们的死和雾霾无关。

那么究竟如何呢?我想事情过去这么久,情况这么复杂,咱们还是别管了,况且咱们也不是真的对他们怎么死的感兴趣,咱们就先关注生态环境,先研究看看那时候的雾霾,或者冬季的空气污染会不会形成?

现在咱们冬季会有空气污染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燃煤采暖,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气,但古代也会燃煤采暖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查阅资料发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煤炭资源的国家。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开始利用煤精刻制装饰品——煤雕,对煤田进行开发利用。

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史籍《山海经》首次记载了中国煤产地的分布。汉朝时已经使用型煤冶铁。隋朝时,煤炭成为宫廷的重要燃料。唐朝萌芽炼焦炭技术。宋朝炼制焦炭成功,实行煤炭专卖。

而且,古代以实物发工资比较普遍,百官除正俸外,还有服装、米面、茶酒厨料、柴,煤、盐、衣粮、马料、纸笔甚至随从,明朝时,煤代薪,就是发工资领的是煤,煤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燃料,所以说中国对人类煤炭的开发利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果这么看来,古人很早就已经开始利用煤炭资源了,那么自然也少不了燃煤取暖,那么皇宫和老百姓家里需要取暖吗?他们又是怎么取暖的呢,又是否能够造成空气污染呢?

古代的北方冬季漫长而寒冷,气象资料显示,清朝时,北京一年内大概有一百五十天是寒冷天气,最冷时,气温能达到-20℃至-30℃。现在北京最低气温一般也就-14℃到-20℃之间,这么冷,取暖是必须的了,不然别说是不是雾霾问题了,冻也早都冻死了。

紫禁城的户型很大,房间很多,共有八千七百零七间,每个房间的功能不同,设置也不同。

故宫在冬季取暖的重要方式之一即是地炕火道。烧火炕是北方农村民居传统的冬季取暖方式,在故宫则是将火炕建在整座宫殿的地下,称为地炕。冬季寒冷的时候,将预先已经引燃的木炭倾入地炕口。木炭燃烧产生的热气就会顺着火道在地下流动,逐渐将室内的地板砖烤热,从而使室温更暖。

其次,宫殿在冬季则是用炉火取暖,或称为火盆、熏笼。如举办大典的太和殿等处。这些采暖设备有大有小,大的有熏笼,熏笼可达一米多高,数百斤重,往往被制作的很精美,方能配得上皇家的尊贵和奢侈,燃料一般都采用上等的木炭。

最后,皇室成员还有专门的手炉、脚炉,用来暖手暖脚。手炉自是用来暖手的小火炉,炉身外加罩,样式灵活多样,精巧别致;脚炉要比手炉大一些,用锡或者铜做成,用时里面灌装热水,可随身携带,可以用来暖脚,或者放入被窝中,已达到取暖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古代皇宫取暖的煤,大多是来自宁夏的太西煤,太西煤乌黑发亮,触之不染,燃之无烟无味,且有极高的发热量。所以,宁夏的煤曾被称为“御煤”。而皇宫燃烧的木炭叫“红罗炭”,用通州、大兴等近郊地区的硬实木材烧成,按尺寸锯截,盛入涂有红土的小圆筐,运送到西安门外(今称此地为红罗厂)存贮,再送入宫内使用。如今西安门外红罗厂大街,就是当年存贮木炭的地方。

由此可看出,皇宫主要烧炭取暖,也会烧煤,那平常百姓呢?

明代北京地区西山煤窑数量已经非常多,清代又有进一步发展,乾隆时期最盛。据统计,乾隆27年,也就是1762年,北京京西采煤窑总数竟高达700多个。京郊的怀柔、大兴和昌平州等地虽也有少量煤炭出产,但更主要的煤炭产地还是位于宛平、房山的西山地区。

有学者估算,乾隆年间北京城中人口大约76到77万人,人均用煤量煤约390 斤。总计约15万吨煤,这一值与20世纪的人均用煤数千斤的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但在前工业时代,这样人均煤炭使用率已经很高了。

现在我们充分了解了,皇宫里烧木炭为主也会烧煤,而皇城周边的达官贵人以及一些老百姓则是会大量烧煤采暖,那时候自然没有烟气净化减排设施,这就和我们现在所说的散煤差不多了,那么这些烧煤烧炭集中在京城中,遇到无风的天气,产生雾霾看来是有可能的,也自然会危害到他们的健康。除此之外,由于古时候人们对燃煤烟气毒性有点了解了,但认识有限,常常受到直接的危害。

明朝有位有才的太监,刘若愚,因涉及魏忠贤案被诬告入狱,在狱中写的明代杂史《酌中志》中记载: “凡宫中所用红箩炭者……如经伏雨久淋,性未过尽,而火气太炽,多能损人,倏令眩晕,昏迷发呕……又宫中咸木做地平墙壁,多缺土气,凡乳母畏寒,皇子女或中此毒,屡致薨夭。” 按他的描述,一到冬天,皇宫里烧红罗碳,火气太猛,令人昏迷,皇子女们时常中一种缺乏土气的毒而死去,明代皇宫里婴儿夭折率也会很高。

从今天我们的角度看,燃煤烧炭烟气中包含大量有害物质,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有机物,颗粒物等。很明显,刘若愚说的情况就是燃煤烟气,导致产生了多种有毒有害气体,严重空气污染导致的。

我们已经了解,伴随着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大量的焚烧,造成了巨大的空气污染,所有说,空气污染不是现在才产生的,而是古代就已经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