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 如果你将全部决定权交诸公众, 那么你离死也就不远了”——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对于一个人来说,最珍贵的莫过于生命了,因此很多为了他人奉献生命的人,总会受到人们的敬仰与缅怀,但你舍得把生命交给大众随意处置吗?这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更像是吃饱了没事儿干给自己找事儿,但在艺术界,这种行为让一个女艺术家“封神”,一举从“乖乖女”成为了世界公认的“行为艺术之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玛丽娜作品

她是行为艺术界的女性先驱,早在上世纪70年代便已经活跃在世界行为艺术界,如今仍然有很多艺术家从她的作品中汲取灵感,在艺术界看来,她已经是奶奶辈的艺术前辈,但在普通人看来,她是一个疯狂到“连命都不要”的“疯子”,她在艺术创作时几度被送往医院,几度险些丧命,却也造就了行为艺术界一个接一个的传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

她便是与“行为艺术先驱”伊夫·克莱因有着同样荣誉的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一个世界著名前卫艺术家,只不过行为艺术从诞生起,便不太受大众喜爱,先驱伊夫·克莱因的成名作是《遁入虚空》,其实就是从楼上跳下来,看起来很愚蠢的行为,但对于行为艺术界来说,越疯狂仿佛就越厉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玛丽娜作品

玛丽娜是其中最为疯狂的女艺术家之一,因此她也被誉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行为艺术家之一,细数她的作品,把头发与其他艺术家绑在一起很久不分开、纵身跳入火海等都只是小试牛刀,而最为疯狂的莫过于把自己麻醉6个小时,然后身前摆满了各种道具,任由观众处置自己,名为《韵律0》的艺术行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玛丽娜《韵律0》作品

仅仅是听起来,这就是一件很疯狂的行为,但称之为艺术仿佛有了一些疯狂的道理,而玛丽娜其实能够如此挑战自己,也跟自己的出身有关系,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乖乖女”,父母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南斯拉夫的游击队成员,在战后均被授予了“国家英雄”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玛丽娜作品

玛丽娜少年时期便一直在父母严格的管教成长,是一个典型的乖乖女,军人出身的父母,对她也进行“军事化”教育管理,因此她的童年几乎没有做过任何出格的事情,而这决定了她之后狂野大胆、癫狂自由的艺术风格,而在南斯拉夫解体之后,她成为了标准的“国际公民”,一直居无定所,在世界各地进行着自己的行为艺术表演,而《韵律0》也是在这个时期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玛丽娜《韵律0》作品

最初的玛丽娜,一直是在挑战人体的极限,但并没有涉及到精神上的挑战,而她发现,精神上的挑战一定是具有互动性的,她决定创作了《韵律0》作品,在创作之前,她邀请众多观众去参加,并且表示这场行为艺术中,观众对她所做的任何行为不用负任何责任,然而最后的结局,却成为了一场关于人性的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玛丽娜《韵律0》作品

在这场行为艺术开始后,她给自己打了6个小时的麻醉药,然后摆上了十几件道具,最初观众还都处于观望状态,但当第一个跃跃欲试的人走上前,剪掉玛丽娜衣服后,更多的人参与了进来,无论是在她脸上写字,还是拿水泼在她身上,亦或是用剪刀划破她的皮肤,这些行为无一不让人们看到了人性中丑恶的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玛丽娜作品

任由观众摆布6小时,在最后她甚至受到了生命的威胁,但最终这场实验,在人性的善良之下结束,一个善良的人阻止了所有的一切行为,这或许正是人性中善与恶最直接的碰撞,但对于大众来说,这种行为太过于疯狂,然而只有在真正的现实面前,人们也才能发现人性最真实的一面,玛丽娜正是用为艺术献身的精神去试探人性,由此她也被公认为了“行为艺术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