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没有想到,2020年的房地产刚一上牌桌,就遭遇了疫情的“王炸”。工地停工,售楼部停售,加上原来的资金链吃紧,一下子把开发商逼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地步。可是,在疫情刚刚得到控制的时候,开发商策略起效,房地产又“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视剧《安家》里的情节都是来源于生活,但是,对楼市来说,很难高于生活。广州、上海都产生了新的“地王”,万科7分半钟卖出去288套房,一切都似乎和开发商预想的一样,房价向着更高位坚定且固执地攀爬着。就连房地产统计数据都显示,疫情最严重,房价只是涨幅收窄,价格还在涨。不是说,全国许多地方“零交易”吗?这个价格是咋回事?

是商品,就要遵循市场规则,而市场规则就是供需矛盾的均衡。供应量大了,价格就下来了,需求量大了,价格就上去了。可是,在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此前发布的“2020年全国商品房将供大于求”的纯技术分析,以及坊间国内住房已经超过十亿套的说法,在现实面前,像纸糊的一样,经不起开发商的轻轻一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房地产的这桌牌局上,游戏规则不是购房者定的,发牌人不是中立的,面对开发商的财大气粗,购房者却囊中羞涩,而且,购房者还不能中途退场,为了一个城市梦,只能掏空六个钱包,奉陪到底。

“你随意,我干了”,房价如斯,购房者有点玩不起了,有时候只能蒙头图一醉。按照房价收入比来算,均值已经突破了购房者承压线的6倍,个别地方甚至是达到了40倍。想像一下,青春年少供房子,默默垂老房贷清的远方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边是商品房供大于求,一边是房价太高购房者发愁。而作为供应方的开发商日子也不好过。据Wind数据显示,开发商在2020年遭遇的不仅是疫情“搅和事儿”,2020年,开发商还要“摊大事儿”。房地产已经进入还债高峰期,全年累计到期债务是2000亿元。坐守金山,可是金山当不了饭吃。现在开发商的还不起债的端倪已现,比如千亿房企已经发生了到期债务违约的事件。

曾几何时,房地产和地方曾经亲密无间,而疫情发生后,超过70个城市相继颁布对房地产“救市”的各种措施,然而,当开发商再次要求这些城市“拉兄弟一把”的时候,22个省市已公布的47万亿元的投资计划里却没有房地产的一席之地。这和谁抛弃谁无关,个人以为,这事儿只对人不对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地产每逢大事“三板斧”,第一板斧就是“按照内部价格打折”,第二板斧就是向各地方“哭穷”,第三板斧就是邀请专家站台。第一板斧到目前,除了少数房地产企业外,基本上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第二板斧刚才已经说了。而无往而不利的第三板斧也崩了刃。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发出预告,他认为在国际大势影响下,要对房地产市场可能出现的波动做好预案。中泰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梁中华说,当你急需用钱时,房子很难变现……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也不是所有专家都说房价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是来自中泰证券宏观此前的一份报告称,在过去十年里,我们在债券、股票、房地产等各类资产的投资回报中,投资债券有51%的回报,投资股票有57%的回报,投资房地产能够获得265%的回报。其实这才是开发商的底气所在。

因为,房子不是用来住的,而是用来炒的。在农副产品上就是“蒜你狠”“姜你军”,房子还是那些钢筋水泥,唯一不同的就是,房产价格上的水涨船高。房子已经不是房子,它是股市上不断跳动的数字,是一座座可以钱生钱的ATM。当然,现在取钱有点难,但是,属性没变,这也就解释了,房地产销量大减,而房价却不受影响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房地产大势是降,专家想法是降,购房者意愿是降,只有开发商自己在“嘴犟”。当房价涨价的土壤已经不存在了,开发商还真能整出“无土栽培”来?要知道,此前海南给房地产的定义就是“低端制造业”。

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顶层在稳定预期,防止房价暴跌。房价大跌那是让国民经济受创的不切实际,而房价循序渐进的跌,则是万众一心。股票有股市,房地产有楼市,唯一的区别就是股市的规矩森严,楼市的规矩正在立。只要开始立规矩,什么时候都不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发商“三板斧”崩刃,房价“虚火”盛,房地产涨价“我太难”“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铁口会断房。”我是铁口断房,今天的房地产信息心得的分享就是这样。感谢老铁们的赏光品鉴。如能关注点赞转发,将不胜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