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世纪到前4世纪(相当于中国的春秋时代中晚期至战国时代中期),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古印度地区迎来了文明的又一次爆发,包括耆那教、佛教、斫婆迦派、阿什斐迦派在内的众多思想学说繁盛一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一时期,古印度地区诸邦林立,大大小小有至少几十个国家,根据佛教文献的记载,当时比较著名的大国便有十六个,如拔祇、末罗、摩羯陀、鸯伽、迦尸和居萨罗等等。

铁器在列国时代被广泛应用。生产效能的提升促使古印度地区的经济蓬勃发展。这一时期的商业和手工业异常繁荣,各行业的分工精细程度令人吃惊:象牙工、理发匠、珠宝工、油漆匠、皮匠、舞蹈家、音乐师、花环制作者、耍把戏人……以金、银、铜为材质的铸币得到广泛应用。

和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相似,诸雄并起,自成一体的多元化格局必然催生不同的政治和经济模式,最重要的是,宽松自由的社会氛围使得这个时代能够产生出各种不同的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古印度的列国时代,国家的政体各不相同,有君主统治的国家(在当时,即便是君主统治的国家,王权也并没有多么强大),也有不少共和国。

十六大国中,拔祇和末罗是共和体制。共和模式在小国中更多一些,比如说,佛陀的诞生国释迦国就是共和国。释迦国的首领并非由某个家族世袭,而是由国民推选出来的。据此看来,佛陀在成为佛陀之前,似乎并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王子。

列国时期涌现的各种思潮和学说(以佛教和耆那教为代表)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反婆罗门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秉承吠陀文化,将种姓制度强化并固定下来的婆罗门教当时在印度占据统治地位。这种“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的意识形态和种群划分严重阻碍了上下层的人才流动,不利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许多人开始重新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

这其中,以佛教创始人释迦摩尼和耆那教的筏驮摩那最为著名。耆那教和佛教都对种姓说持否定态度,认为众生平等(注:耆那教的“天衣派”认为女性不可入教),且人人皆可通过修行到达极乐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佛陀本名乔达摩·悉达多(乔达摩为名,悉达多为姓氏或家族名)。他出生于伽毗罗卫城(今尼泊尔境内),与中国的孔子是同时代的人。因为乔达摩是释迦族的贤者,所以,在他觉悟成佛之后,人们便称其为释迦摩尼。摩尼,在梵语中是静默贤者的意思。

作为当今世界佛教文化最普及的国家的国民,佛陀和佛教的情况想必大家多少都有所了解,这里就不再赘言了。事实上,相比于佛教,耆那教在印度的发端更早,影响力巨大且一直传承至今。如今,佛教在印度已经处于消亡状态,但耆那教却依然有四五百万之多的信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筏驮摩那是将耆那教最终定型并发扬光大的人。筏驮摩那与释迦摩尼处于同一时代,甚至人生经历也出奇相似(是一个部落首领的二儿子,从小享受荣华富贵,早年结过婚并有个女儿,后来出家修行并最终得道)。筏驮摩那被信徒尊称为大雄,意为伟大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素和苦行是耆那教与佛教的最大不同点。佛教其实是不忌讳吃肉的,耆那教教徒则绝对不可以。为了防止在耕种时误伤蚯蚓等生灵,耆那教徒不可以种地,所以大多数人选择了经商。另外,耆那教主张先苦行12年,之后逐渐绝食,直至死去。释迦摩尼在成佛前曾经依据耆那教主张苦行了六年。印度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其实也吸取了耆那教的教义和主张。

如今,佛教在印度经历过大起大落后已经近乎绝迹,耆那教状况略好一些,但信众占比不过印度总人口的0.4%,以种姓论为基础的印度教依然是绝对主流。但至少,历史会记得,他们曾经努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