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汁叉烧堪称是粤菜烧烤特色的一个典范,甚至是国粹,它采用精瘦肉中带膘的外脊肉,使烧出的成品软滑甘香,酥中带汁,令人回味无穷,不独專人喜欢,外地人同样赞不绝口,甚至于远在国外的华侨都不忘在国外食肆中制作供应。用叉烧环或叉烧针穿好,然后待炭火烧红至达到足够炉温时,将穿好的肉条放入。打开炉盖,令热气在烤炉中更好地循环,以便控制好炉温;烧烤至大概30分钟,肉条流出清澈的油汁时,证明肉条已经烤熟,可将叉烧取出,如有部分烧焦点(俗称“火鸡”),用剪刀剪去,再淋上备好的糖胶即可挂出明档应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德人历来喜欢用新鲜水牛奶烹制美食,不断推出新的菜式、小食。起初是煲奶茶,继而炖双皮奶,以后又创制了炒牛奶,接着又推出了炸牛奶。原料为粟米粉、鲜奶、蛋清、油、盐、椰浆、砂糖。做法是将鲜奶加盐和糖煮溶,稍冷却后放入粟米粉、蛋清、椰浆,用慢火不停搅拌煮成糊状,倒入已抹油的方形糕盘内,晾凉放入冰箱冻成冻糕状,取出,切短日字条上脆浆糊,烧油炸至金黄色、酥脆便成。该菜脆滑清甜、香滑可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平鸡,广东人好吃鸡,同时对鸡的品味也特别挑剔。在众多鸡的菜式中,广州人最喜爱吃清淡的“白切鸡”。“白切鸡”又叫“白斩鸡”,一般都是用清汤浸或蒸的方法制成。白切鸡因浸的方法与配料不同,故有很多品种,如“姜葱鸡”、“香麻鸡”、“香液鸡”等。其共同特点是皮爽肉滑,能保持原汁原味。“清平鸡”就是在“白切鸡”的基础上创新的。经养肥再行宰杀、去血、脱毛、除内脏后,用多种药材、香料、猪脊骨、珧柱、腊鸭头等原料熬制的一种白卤水将鸡浸熟,味道浓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脆皮炸鸡是广州名菜,以大同酒家制作最佳。大同酒家的著名厨师麦炳、何明等师傅继承了前人的烹调技艺,精心钻研,创制了大同脆皮鸡。20世纪50年代,“盐焗鸡”、“文昌鸡”、“太爷鸡”和“脆皮鸡”合称为“四大名鸡",享誉数十年,不愧为粤菜中的珍品。1984年8月,大同酒家在挖掘传统名菜的同时,还吸收了港菜式的特点。脆皮炸鸡选用肥美的清远光鸡、麦芽糖、浙醋、绍酒等作为原料,将鸡除去内脏杂物,擦净血水,将鸡切成块,仍按整鸡形状,装在盆中,跟淮盐、隐汁或糖醋汁佐吃。其菜制法独特鸡皮大红,皮脆,肉鲜,骨香,伴以洁白的虾片,色泽悦目,是粤菜传统品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豉油鸡的名气在粤菜中确实非常之大,曾一度风靡省城及至有华人、有粤菜之国度数十载,可以说是粤菜卤味之中得意佳作,从冠以“广东油鸡”之称,乃至目前还有很多卤水熟食档依旧称“油鸡档”就可见一斑。以它的“皮爽肉滑、骨透芳香”的口感,获食家们的一致好评,并由此开创了粤味卤水的一番新天地。该菜选用清远光鸡及精卤水作为原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烹制此鸡有两种取内脏的方法,一是在右翼底开小口取脏,菜肴名称为“捅子油鸡”;另一种由尾部开肚取脏,菜肴名称为“玫瑰豉油鸡”或“广东油鸡”。浸制时手法大致相同,不同之处是,“捅子油鸡”应插入约3厘米长的小竹简在鸡肛门口,以利卤水流通。煮卤水到“菊花心”状的水温时,左手提鸡颈,右手提鸡腿,灌热卤水入鸡肚中,反复数次,以使鸡腔内外温度一致,然后才将鸡投入卤水之中,待“精卤水”重回至“菊花心”的温度,即可离火,浸约15分钟至熟便可,捞起时在鸡身抹上熟油既可增加光泽又避免鸡皮干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