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代学术有地域性和家族性两大鲜明的特征。上一篇简单介绍了名家钱大昕之侄钱侗的生平与学术贡献,接下来介绍一下另一位学术大师焦循的后人焦廷琥。

焦廷琥,字虎玉。优廪生出身。史书记载他,“性醇笃,善承家学,功力不下於其父”。一代儒宗阮元称其为端士。

焦循和焦廷琥所在的扬州学派是清中后期作为继吴、皖而兴起重要学术流派,其特征之一是大族盛门承担着学术文化的传承,家族成员积极参与,力图维护其学术传统,故其学术通常能延续到两代以外,由此形成了博通经史、世代傅承的地域学术文化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焦循曾与焦廷琥合纂孟子长编三十卷,后撰孟子正义,其中焦廷琥的创见,也被存录其中。焦循著有《群经宫室考》,焦廷琥就别撰《冕服考》以做旁证。

焦廷琥自己“知平圓三角八線之法”,当时焦循对古代流传下来的开方之法不太满意,就让焦廷琥去详加研究,继而著《益古演段开方补》一卷。

经学大师孙星衍不信西人地圆之说,以杨光先之斥地圆,比孟子之距杨、墨。焦廷琥就出来进行论辩,认为地圆之说,我国早就有了,非西人所自创。博搜古籍,著《地圆说》二卷。他还著有《读书小记》和《密梅花馆诗文录》若干卷,都放在乃父焦循的《雕菰楼集》之后刊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焦廷琥有一首《柴门晚望》写得很不错,“满树斜阳鸟雀喧,傲霜残菊在篱根。只今秋水尚围屋,且喜渔舟直到门。野渡过桥宽岸迹,邻翁扶杖验波痕。回头红叶萧萧落,樽酒何妨共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