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九子,也是清朝入主中原的第一代皇帝。

崇德八年(1639年),皇太极暴病去世后,年仅6岁的福临即位,由他的两位叔父济尔哈朗和多尔衮辅政,多尔衮居功自傲,独断专行地把持着朝政,顺治七年多尔衮病逝后,翌年顺治开始亲政。之后在其母孝庄太后的辅佐下,励精图治,整顿吏治,逐渐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顺治帝性格较为暴躁,多愁善感,喜怒无常,又笃于宗教信仰,刚开始信奉天主教,尊称德国传教士汤若望为“玛法”,即“爷爷”之意,凡事必询问。

从顺治十四年起,又转而信奉佛教,陆续延请高僧入宫说法。顺治十七年八月,福临的宠妃董鄂氏病逝,感情上受到沉重打击,萌生了出家之念,并削发受戒,后经孝庄太后和国师玉林琇的接力劝阻,才蓄发留俗,但从此一蹶不振,后来又感染天花,24岁便去世。

由于顺治帝病逝时还很年轻,此前对于继承人也没有做太多的考虑。直到缠绵病榻时,才开始认真考虑继承人选。

顺治帝共有十多位皇子,福全和玄烨算是皇子中年纪比较大的,长期以来顺治一直看好次子福全,想立他为太子,而顺治帝的母亲孝庄皇后则更倾向于立三子玄烨。双方意见相持不下,只好求助于当时在钦天监当差的西洋传教士汤若望,汤若望在宫中服务有年,和顺治帝与孝庄皇后的关系也很密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果汤若望也倾向于选择玄烨作为皇位继承人,理由是,玄烨已经出过天花,所以有抗体,对天花也有终身免疫力,福全没有得过天花,将来患病的几率就相对大一些,最后顺治帝接受了汤若望的建议,立玄烨为皇位继承人,也就是后来的康熙皇帝。

因出过天花最终当上皇帝,看上去似乎有些戏剧性。然而据清史记载,清朝入关后十位皇帝中,就有两位直接死于天花,另外还有两位幸存下来,脸上却留下了天花独有的烙印——麻子。

康熙早年的生活也一直笼罩在天花的阴影下,他出生时正值天花流行的时候,不得不由乳母抱出紫禁城外,在西华门外的福佑寺中“避痘”,长期得不到父母之爱。尽管如此,两岁那年,他还是患上了天花,后来在乳母和正白旗汉军包衣曹玺之妻孙氏的悉心照料下,才从天花的魔掌中逃离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在晚年回忆中也曾说道:“朕幼年时未经出痘,令保姆护视于紫禁城外,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此朕六十年来抱歉之处。”

实际上从康熙皇帝祖上开始,就已经不断在和天花抗击了,然而从太祖努尔哈赤到世祖顺治,由于当时医药水平较低,得了天花,无异于被判死刑。天花的流行,也造成清初人口的大量死亡,直接影响了清朝初年八旗人丁繁衍的数量。

康熙时期,积极推行天花防止,施行传统的种痘疫苗法,很好地控制了天花的死亡率。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