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一篇清代学术传承简单介绍了一下大师焦循之子焦廷琥。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另一位大师王念孙的儿子王引之的成就和不凡的人生经历。

王引之,字伯申。江苏高邮人。他幼承家学,深得父亲王念孙的治学精髓,王念孙曾说:“此子可以传我所学!王引之从二十岁起,即研究《尔雅》、《说文》等书,所学益精。中进士后,授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后来做官一直做到工部尚书。他在任期间,多次平反冤狱,声震朝野。皇帝曾对军机大臣说:"王引之言人所不敢言"。外派视学河南时,王引之捐出自己的俸禄购十三经注疏,分藏各学。视学山东时,正值教匪被平定之后,他作《阐训化愚论》、《见利思害说》,劝民向善。任期满还朝,主持修纂《仁宗实录》。曾奉旨勘订《康熙字典》讹误,辑为《考证》十二册。王引之为官,“不唯阿,不矫激,敷陈密勿,家人多不及知,有古大臣风度。”平素礼贤下士,奖掖后进。

在学术上,王引之精研古义,他曾说:"吾之学,于百家未暇治,独治经。吾治经,于大道不敢承,独好小学。夫三代之语言与今之语言,如燕越之相语也;吾治小学,吾为之舌人焉。其大归曰:用小学说经,用小学校经而已矣。"点明了其持小学的目的和宗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校勘和修订群书,王引之尊奉其父王念孙的教诲,“说经者,期得经意而已,不必墨守一家。”由此王引之又有自己的发挥,他说“吾用小学校经,有所改,有所不改。周以降,书体六七变,写官主之;写官误,则为该。孟蜀以降,椠工主之;椠工误,则为该。唐宋明之士,或不知声音文字而改经,以不误为误,是妄改也,则为改其所改。若夫周之没,汉之初,经师无竹帛异字,博矣,吾不能择一以定,则不改。假借之法,由来旧矣;其本字什八可求,什二不可求。必求本字以改假错字,则考文之圣之任也,则不改。写官椠工误矣,吾疑之,且思而得之矣;但群书无佐证,惧后来之籍口也,则又不改焉。”

王引之一生著有《经义述闻》、《经传释辞》、《周秦古字解诂》等。《经义述闻》本其父说,主张以古音求古义,为其代表作。该书旁征曲喻,博稽载籍,订正历代学者误说,在训诂学上做出了卓越贡献。不仅得到当时汉学诸家交口赞誉,许为千古“绝学”、“海内无匹”,而且抨击汉学的理学家也认为“汉唐以来,未有其比”。 《经传释词》一书则专以古文虚词为考论对象,训释经传所见虚词凡一百六十个。博搜例证,考其源流演变,尤其是对诸词特殊用法的训释,多具卓见,取得了超越前人的成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世学人认为高邮王氏一家的学问,三世相承,可以与吴派惠氏相媲美。经学史家张舜徽先生高度评价了王氏父子特别是王引之的学术贡献,“高邮王氏父子之学,甚为当时所称。引之自少读书,一本庭训故亦邃于名物训诂。所为《经义述闻》虽多称引父说,然亦自抒己见,不鲜发明。念孙为《广雅疏证》,自《释草》以下诸篇,由引之续成之;而《读书杂志》十种,复多录引之语。乾嘉中,学术臻于极盛,而有父子讲论之乐者,世交推高邮王氏为海内无匹云。”

王引之于六十九岁时去世,谥文简。朝廷重臣和大书法家英和有《挽王引之联》:“下笔已千秋,稽古共知尊汉学;还朝能几日,考工惜未补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