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帝内经》是我国长期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内容也比较完整,最能反映战国时代的医学水平。这部书,在理论上用阴阳这对既统一又对立的矛盾来解释人体内部的生理病变;在临床实践经验上,它对各种病症、药方、针灸技术、保健卫生等等都有深刻的论述。

据《汉书· 艺文志》讲,《黄帝内经》原书是18卷,其中《素问》9卷,《针经》9卷。唐代以后的传世本把《针经》改称《灵枢经》。这部古典医学名著中的不少论述,以现代医学科学成就去检验,也是正确的。如《灵枢经》中讲到关于人的肠胃时,说从人的咽喉以下到直肠的长度,就和当今人体解剖所得到的统计数字基本上一致。尤其是《素问》的《经脉别论》 中关于人体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论述,更是了不起。当时不仅认识到心脏是血液循环中起主要作用的器官,而且认识到血液是“流行不止,环周不休"的。

《黄帝内经》还有预防的理论,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书中强调应以预防为主,一个人如果病已深成,就好像口渴了才掘井一样,那就太晚了。

这种预防为主的医疗保健思想,到战国后期又有进一步发展, 即注意从人们的日常衣食起居运动做起。这方面,突出的反映在成书于战国末的《吕氏春秋》一书里。

在穿着上,《吕氏春秋》的《重己》篇认为“衣不燀热,燀热则理塞”。意思是说,衣服不能穿得过厚,过厚了太热,就要生病,造成所谓“理塞”,即脉理闭塞,血脉不通。衣服要穿得合适,能御寒就可以,用《吕氏春秋》的原话讲就是“其为衣裘也, 足以逸身暖骸而已矣”。

在饮食方面,《吕氏春秋·数尽》提出“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味不众珍”,即不要追求美味的山珍海味、大肥大肉和浓烈的酒食,否则会伤害脾胃。所以书中提出了“肥肉厚酒”乃“烂肠之食”,是有伤人体健康的。

在居住方面,《吕氏春秋》提出不能住得过于潮湿,也不能太干燥,否则对人体健康都没有好处。主张居住“足以辟燥湿而已矣”,即住得要干湿适当。

人体的运动,对健康有直接的关系。《吕氏春秋·数尽》中说: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头上的病);处耳则为挶为聋;处目则为?为盲;处鼻则为鼽为窒(鼻子不通气);处腹则为张为疛(小腹的病)。”

这就是说,人不运动,血脉就不流通,气血郁结在哪个部位,哪个部位就要有毛病。它把人体的运动比作流水,流水才不会腐臭;又比作门的转轴,经常转动才不会被虫蛀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