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咱们由清朝皇帝的死因说到空气污染,这篇咱们也先来问一个问题,明朝的皇帝为什么大部分都比较短命呢?

明朝皇帝一共17位皇帝,寿命大多不是很长。除明太祖朱元璋七十一岁,明成祖朱棣六十五岁、明世宗六十岁以外,历代明朝皇帝的寿命都没有过60岁。

此外,明宣宗活到三十八岁,明英宗三十七岁,景泰帝二十九岁,成化帝四十岁,弘治帝三十五岁,正德帝三十岁,天启帝二十三岁,这些皇帝的寿命这样一看都没有超过四十岁的。

那么各种分析就来了:有说家族遗传病的;有说沉溺于酒色的;有说因为没有宰相,亲自干活累死的;而我最近又看到一个和我专业相关的有趣的说法,那就是明朝皇帝可能因为室内装修空气污染导致短寿。

看来真的是知识改变命运,空气质量真的能改变寿命吗?

最近,专家在检测故宫紫禁城时,有了一个重大发现,那就是明朝皇帝或因墙上涂料而早死。朱棣迁都北京后,在紫禁城大兴土木,并使用大量朱砂作为涂料,用在宫墙和地砖上。众所周知,朱砂含有大量汞,长时间待在里面,会造成慢性重金属中毒,特别是年幼时影响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朝几位长寿皇帝,如朱元璋、朱棣,他们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南京办公,而嘉靖皇帝在继位前,是个藩王,在南方长大,因此没有从小在紫禁城内长大。而在紫禁城内长大的皇帝,人均寿命就不容乐观了,他们从小沐浴在汞毒之中,最终毒性淤积,造成了死亡。而万历皇帝虽然活到了57岁,但身体一直不好,或许也有汞中毒的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看来,说明朝皇帝很有可能死于装修引起的室内污染啊,那么室内污染都有哪些呢?

现代社会由于生产力提高与社会进步,民用能源燃料的消耗量不断增加、进入室内的化工产品和电器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增多,更由于为了节约能源,寒冷地区的房屋建造得更加密闭,室内污染因子日渐增多,而通风换气的能力却反而减弱,这使得室内有些污染物的浓度较室外高达数十倍以上。

室内空气污染一般分为:

一、气体污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最主要的成分,还有O3、CO、CO2、NOx和放射性元素氡(Rn)等。

二、微生物污染物。如过敏反应物、病毒、室内潮湿处易滋生的真菌与微生物。

三、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

室内空气污染来源

一般来自室外污染输入、燃煤取暖。烧火做饭,烹调油烟,吸烟焚香等。

一些建筑、装修材料会有致癌的放射性物质,甲醛等进入空气。

一些使用了超标胶粘剂的家具、装饰用品和装潢摆设,释放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日常生活和办公用品。例如化妆品、洗涤剂、清洁剂、消毒剂、杀虫剂、纺织品、油墨、油漆、染料、涂料等都会散发出甲醛和其他种类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表面活性剂等。这些都能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影响人体。

人的服装、用具等可将工作环境或其他室外环境中的污染物如带入室内。

复印机、静电高压类设备家用电器会产生臭氧,人们在室内进行生理代谢,进行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活动,这些可产生出很多污染因子。

总之,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很广、种类很多,对人体健康可以造成多方面的危害。而且,污染物往往可以若干种类同时存在于室内空气中,可以同时作用于人体而产生多重叠加的有害影响。

一般大家可能觉得城市里搞装修搞建筑,污染更多,但是实际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相较于城市居民,农村的室内空气污染的问题更为严重,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室内燃烧主要发生在农村。而且,现在全球很多人都受到以室内燃烧为主的室内污染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发布的室内空气质量执行指南写到,目前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直接健康风险莫过于烹饪、取暖和照明用的低效率炉灶和灯具燃料不完全燃烧,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

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有近30亿人无法获得洁净和现代化的能源服务,绝大多数在中低收入国家或地区,从而造成全球430万人过早死亡。

全球范围内,在欠发达地区,使用开放式燃烧和不通风的煤炉或生物质炉具的家庭中,颗粒物和其他污染物排放量可以比世卫组织推荐水平高出100倍。这类污染物是致癌物质,并会通过削弱免疫反应、降低血液携氧能力和引起系统性炎症和缺血,引发心脏和肺部疾病以及其他生理疾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每年因接触室内空气污染物致死的430万人中,大多数人死于中风(占百分之三十四)、缺血性心脏病(占百分之二十六)和慢性阻塞性肺病(占百分之二十二)。肺炎和癌症死亡分别占百分之十二和百分之六。

大部分时间都在炉边的妇女和幼儿尤其脆弱。超过百分之五十的五岁以下儿童肺炎死亡是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

污染性的家庭燃料还会危及地球的卫生环境。低效炉灶排出的黑碳和甲烷会造成室外空气污染并加快气候变化。

在印度,许多妇女没有意识到传统的土灶或砖灶所排放的烟雾会威胁到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她们在这些炉灶中使用的固体燃料包括木柴、煤、秸秆和牛粪,其产生的烟雾包含许多危险的污染物,如细颗粒物和一氧化碳。

斯密斯博士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位全球环境卫生学教授,他从1970年代起就开始测量使用开放式生物质炉灶做饭所造成的空气污染暴露。他说:“在厨房里生明火就像在一个小时内点400支香烟。不幸的是,我们在过去几十年间没有取得太多进展,家庭空气污染仍然是印度女性面临的最大健康风险因素”。

据估计,虽然这种做法对人类健康有负面影响,但印度仍有7亿人依赖固体燃料和传统炉灶做饭。尽管努力使农村地区更多获得天然气和电力等更清洁的能源,但过去三十年间,这个数字大体上没有变化。

世卫组织职业与环境卫生合作中心的卡帕纳教授解释说:“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部分改进炉灶的行动关注的都是提高炉灶的能源效率,而不是减少排放或烟雾暴露。

那我国情况如何呢,国内环境研究专家也早已开展了相关的研究。

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表明,来自燃烧所产生的 PM2.5 导致的健康危害程度,远远超过公众熟悉的甲醛和苯系物等造成的危害。目前,中国的农村,尤其是西北、西南、东北和华北地区农村,仍在大量使用原始生物质燃料或者燃煤来做饭和取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农村能源调查数据,做饭、取暖产生的 PM2.5 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三分之一,这一方面会影响室外空气质量,更直接导致室内空气质量变差。

学者通过在北方典型农村地区开展大规模实地调研与测试工作,了解当前散煤取暖污染现状及清洁取暖存在问题。实地测试结果显示,受居民使用习惯以及燃烧条件的影响,燃煤炉具污染物排放因子远高于工业锅炉、电厂等燃煤利用方式。

散煤取暖导致的室内污染同样不能忽视,使用烤火炉与水暖炉家庭的室内平均CO浓度分别为每立方米8.05毫克和每立方米7.41 毫克;平均PM2.5浓度分别为每立方米291微克和每立方米264微克,是WHO提出的日均浓度指导值每立方米25微克的10倍以上。

不过好消息是近两年全国各地,尤其是华北地区开展了大规模天然气和电力替代燃煤取暖行动,这些地方农村地区已经不再燃烧散煤了。

这样看来无论城市农村,空气污染就在身边,我们应该积极预防,至少提高广大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重视室内空气污染问题:

1.尽量避免直接使用开放式的炉灶、采暖装置燃烧煤炭等非清洁能源作为家用燃料。

2.通风。预防室内环境污染,首先应尽可能改善通风条件,减轻空气污染的程度。尤其是在室外空气质量较好的情况下。据调查资料,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内,空气中的病毒、细菌可随飞沫飘浮30余小时。如果常开门窗换气,污浊空气可以飘走,病毒、细菌就难以在室内滋生繁殖。

写字楼和百货商场等公共场所尤其要注意增加室内新风量。家庭早晨开窗换气应不少于15分钟。学校最好利用体育课及课间10分钟开窗换气。

3.增加室外活动。天气晴好无风时,老人、孩子可到户外适量活动,但应避免在一些大型公共场所长时间逗留。

4、不要随意降低室内高度。研究证明,房间2.8米的净高有利于室内空气的流动。当居室高度低于2.55米时,不利于空气流动,对室内空气质量有明显影响。

5、使用空气净化设备及时清除有害气体。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净化空气的产品,可以根据需要选用。

看完了整篇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空气污染离我们很近,就在我们身边。

如果想听更多有趣的环保类小故事,可关注我们(科溯环境),继续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