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旅游景区设计都在讲沉浸式体验,究竟怎么打造这个沉浸感,从主题、故事、色彩、及IP塑造等,都是打造沉浸式体验的方式,但在夜间及室内,景区灯光科技绝对是烘托氛围的绝妙利器,灯光科技与景观, 两个看似不搭边的事物如果神奇的结合在一起会怎么样?今天就为大家推荐那些科技与景观相爱想融的项目,借助科技的力量让旅游景区景观更具温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麦秆田野

城市夜幕下滚动着金色的麦浪,高低错落,仿佛使人回到乡村田野上,不要怀疑你的眼睛,这就是借科技之手造出的一片立体像素的麦田,观众可以从两个角度获得截然不同的体验:

1. 从入口处观众随坡道逐渐下行步入“田野”,行进过程中“麦秆”相对于观众逐渐升高,演绎四季的变化。

2. 沿着台阶走到二楼观景平台,回望这片曾经走过的“田野”, 点阵的像素连成片影像覆盖整个空间以及各种田野形态抽象出来的动画演绎。

再来看看魁北克的麦田,这次是五彩斑斓的麦田世界,创作的这个由麦浪浮动而生的Entre les rangs装置是由28500根灵活柔韧的茎管组成,管状结构顶部附有一个白色的反光膜。当小麦迎着微风左右摇曳时,这些反光膜随着周围的景观刺激可以不断移动变换色彩,充满活力与动感,孩子在麦田中奔跑,充满欢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荷塘月色

这是日本团队通过科技手段创造出人与自然共生的关系,在参与者腰部到膝盖的高度建立了一个无限延伸的互动式影像空间,你能够像是划开荷塘,稻田一般进入,在影像中移动与活动,透过影像所呈现出的一年变化来感受微妙的自然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声动竹林

你眼前的是一片竹林但又不是,它是一组以竹林为原型的灯光装置。当人走过这条灯光竹林小径的时候,或者大声说话的时候,或者是踩动底板的时候,它的颜色就会发生改变,这是艺术景观科技融合的一次尝试,希望让城市的景观,艺术品能变得更有趣,有温度,并且能和人产生互动和建立情感的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润雨无声

这场浪漫又有点科技感的雨下的怎么样?你一定想不到静谧的树林里居然隐藏着这些秘密,如果下着这样的雨你一定不会宅在家了。在这里和自然来一次亲密接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

星夜之路

这是在荷兰Eindhoven的创造出一条能在黑暗中发光的自行车道,上面布满了旋涡状图案,让人想到画家梵高的作品《星夜》,而梵高曾在 1883 年到 1885年之间在 Nuenen 生活,赋予这条自行车道更多内涵。蔓延一公里长的车道采用太阳能供电的LED灯与数千枚鹅卵石构成。设计师说,“我想要采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把科技与人的情感体验,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对于我而言,这就是诗意技术的真正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6

河谷之花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还有就是敢不敢尝试了。这次艺术创作者们,大胆的将艺术影像MAPPING到了峡谷河流之上。在峡谷河面上盛开,这些花朵与花瓣不是提前录制的影像,它们是由计算机程序实时呈现的,根据溪流数据视觉状态在不停地衍变,每一秒你所观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7

声光电公园

魁北克加斯珀半岛的1.5公里的海滨公园做了一个沉浸式体验空间。当黑夜降临,在这个被照亮的夜晚,大地和天空连成一片。并且探险者与魔法森林中的影像进行互动,把人们在这个岛上的沉浸感体验放大到了极致,这将是一个美丽又难忘的旅程。

小结:灯光科技可以赋予景区互动的“语言”,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的时候,巧用灯光科技,让旅游景区变的活跃有生命力,旅游景区设计规划不仅要有创意,更要懂得抓住市场游客体验需求,从各个环节探究游客娱乐方式的需求,大胆创新,这才是旅游景区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