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会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在经历过这些后依旧能够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为活着而活着,才不枉人生的漫长。

作为《活着》中的男主角,徐福贵的一生可谓是命运多舛,从富家大少沦落到餐不果腹,之后又经历了孩子和妻子的相继离世,最后只与一只老牛相伴到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贵的人生原本是富贵又顺畅,作为地主家的少爷,既不缺钱花又不用担心自己会被饿到。但年轻时候的徐福贵是个彻头彻尾的二流子,又赌又嫖,被人设局骗光了家产,悲剧就此开始。家产败光后,他终于认识到自己糊涂的生活需要改变,决定奋发图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他的母亲生病了,他给母亲抓药的路上被国民党抓去充兵,后虽被解放军遣散回家,但时代的浪潮将他的生活又再次掀翻。生活虽然难过,所幸的是他的妻子为他生了一儿一女,生活才会有盼头,但是悲惨的人生,又怎会令他的生活如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贵的孩子有庆为给大出血的县长夫人输血,被活生生的抽光在了医院,这时的他只是一个手无寸铁之力又身无分文的穷人,再加上这个县长又是他曾经的战友,他又如何能与县长拼死拼活要个说法。

失去儿子的福贵,虽痛苦却很无奈,他苦痛的人生此时才刚刚过半。他的大女儿凤霞在他被抓走后就变成了聋哑人,之后经人介绍认识了二喜,虽然是个偏头但人老实,不久他们就结婚了,生活总算是平静了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凤霞要生孩子了,平静的生活也结束了,凤霞倒在了产床上,与她的弟弟“停”在了同一家医院里,福贵又经历了一遍白发人送黑发人。此时,他的妻子在接连经历了两次失去儿女的痛苦之后,终于支撑不住了,此后便一睡不起。

二喜在凤霞死之后,便开始精神恍惚,只为他和凤霞的儿子苦根活着。然而生活就是如此戏剧化,二喜在工地做工时,因工地事故被两块石板挤压,临死时还惦记着他和凤霞的儿子苦根。此后苦根就由福贵带着,生活依旧贫穷,因为穷,他的外孙也在一次生病时吃了太多豆子被撑着,然而也离开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贵身边的人都一一离他而去,最终只剩下他跟一只老牛。作者余华用福贵的一生描绘了生与死的循环,用死亡象征着活着。活着就要经历一层又一层的苦难,活着即是美好的事,又是异常艰难生活,似乎只有艰难的活着,生命才更有意义。

福贵在面对重复的悲剧后,似乎一切又都释然了,他活着是为了生命的延续,为了让他所经历的一切不是那么的虚无缥缈。逝去是一切的结束,磨难的终点在此,但活着也是幸事一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死亡并不困难,生存则是非常困难的”爱尔兰作家萧伯纳如是说。

在面对亲人一个一个的离去之后,福贵的生活貌似更加困难,但又好像一切都结束了,这场悲剧也终于走到了大结局,活着生活也明朗了。

所有的苦痛在福贵的乐观豁达的态度中好像都不存在了,与同为“福贵”的老黄牛相依相伴,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和难能可贵。

1960年4月3日出生于浙江杭州的余华仅23岁就开始创作,作为辛勤的耕耘者,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和苏童、孙甘露、格非等的创作形成了一股潮流,被评论界称为“先锋文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他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

1998年率先走出海外的当代作家余华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这是他继大卫以来亚洲第二位获得此奖的作家。余华的名声很快走进千家万户,并于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然而余华并不是一个多产的作家,尽管其早期作品主要写血腥、死亡,暴力、人性之恶,他展现的是人和世界的黑暗现象,但他的作品却是以精致见长。所以余华在写作的时候高度耗费心力,《兄弟》下部还没完成他就被诊断为心脏早搏而暂停写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此,余华就不能与当代那些多产作家,诸如莫言贾平凹、阎连科、残雪等相比,而《活着》却永远地“活”在了千万读者的心中。孟京辉曾这样评论余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有一两个能用自己的文字把它写出来的人是很幸运的,能把有形的东西变成无形的东西真是太伟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