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问苍生问鬼神,揭秘盛行清朝官场的鬼神崇拜风潮

唐代诗人李商隐在《贾生》一诗中,写下了“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的诗句,用以讽刺汉文帝会见贾谊的时候,不咨询治国安邦的良策,反而对鬼神迷信之事津津有味的情形。

局限于科学技术和认识水平,鬼神崇拜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古文化里。汉文帝也算是有所作为的一代英主,他会见贾谊的时候对鬼神之事的过度关注,使得后人有所诟病。反观后世的帝王将相,将毕生绝大多数的精力放在求仙拜神上的比比皆是。特别到了清代,各级官员沉迷鬼神祭祀和崇拜蔚然成风,甚至达到了“主次颠倒”的地步。

按照清代的制度,一任地方官到任的三天之后,必须办两件大事:第一件就是“接印”,俗话说“虎凭山,官凭印”,接管印信是官员取得合法履职资格必经的程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件事情就是拜神。新履职的官员必须亲自到城隍庙、文昌庙、二圣庙(文圣孔子、武圣关羽)焚香祭拜,这是畅行于清代官场的,约定成俗、相习成风的“规矩”。

清代奉行的是“神道设教”的治理模式,非常重视祭祀活动。新任官员到各类寺庙祭拜,一方面在于传递“君权神授”的意味,提高官府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有点类似西方国家新任官员履新之际,手按《圣经》宣誓。许多地方官员在祭祀的时候,都会作一篇长长的祭文,宣布自己的施政方略、做官准则。

但这仅仅是表面的,从参与祭祀的各级官员的内心深处来说,绝大多数不过是妄图通过贿赂神灵,让神灵保佑自己官运亨通、财源滚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封建时代的很多神灵祭拜都带有强烈的“贿赂”色彩。新官上任的祭拜一般规模均比较小,而更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则是由官方主持、主办或者参与的各类庙会、赛神会等等。

清代的惯例,北京城的每年五月初五,由步军统领衙门、顺天府、刑部、大宛县轮流出头主办的城隍赛神会。衙门出钱,各衙门的差役、牢头、皂隶等出力,抬着城隍的雕塑在城内巡游,届时还会有戏曲、杂耍等表演,一时间会热闹非常。

而这些轮流主办城隍赛神会的衙门,平时都是一些恃强凌弱、虐待百姓、作恶多端的机构,衙门主官担心作孽太多遭到报应,就采用这种方法向神灵献媚和贿赂,以求心安理得、消灾免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有一种情形就是,地方官吏遇到了疑难案件,也经常求助于神灵,最典型的莫过于传说中的“城隍断案”。清代乾隆、嘉庆年间颇有名气的“绍兴师爷”汪辉祖,曾经在著作里提到,他每到一处作幕宾,必须到当地的城隍庙焚香祷告,而且他声称凡有祷告必有应验,他办理的很多案例都依赖了神灵的指示。

有一个名叫张京山的新安太守,在处理一桩拖延30多年未结案的两家人争夺坟地的案件时,采取的办法是“沐浴斋戒,祈祷城隍,夜宿庙中,求神示梦”,然后将所谓的“梦中所得”(所闻、所见)说给了控诉双方听,使得一方自觉理亏而主动认输。民间纠纷采取这种迷信手法,即便是一些重大刑事案件,一些官员也常常采用“神灵指引”“梦中受教”等手段糊弄上司和百姓。

最后一种就是刑场杀人之后,主办的官吏们均要去城隍庙焚香。《官场现形记》里记载,清朝每逢官府要处决人犯,监斩官要身穿大红色斗篷。杀人回来,首先要到城隍庙去焚香。回到衙门,照理要升堂排衙,大小衙役们拿着水火无情棍猛喊一起“堂威”。据说,监斩官穿红色斗篷,是为了辟邪;到城隍庙去焚香,是为了让城隍收管被处决者的灵魂;升堂喊堂威,则是用这种方法吓跑鬼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这里,细心的读者可能早已看出,在清代各级官员崇拜祭祀的神灵里,城隍是占据着相当重的分量的,新官到任要祭拜,逢年过节要祭拜,断案判狱要祭拜,行刑处决要祭拜。那么,城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神灵呢?

城隍民间又称城隍爷,按照道教的说法,城隍是城池的守护神。民国时期的地方史志《阳原县志》里就说:“相传城隍之在阴间,亦如县令之在人间,故县令必祀城隍。”,所以民间常常把城隍看作管理鬼魂的阴间地方长官。

从渊源上说,古代称有水的城堑为池,无水的城堑为隍。周代的礼制,腊月祭祀的八个神灵里,就有一个叫做“水庸”。水庸这个神祗,大概就是城隍祭祀的起源。民间祭祀的城隍,基本都是一些圣贤、诤臣和英雄,人们希望这些人能够一如生前一样守护地方和百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说,这种祭祀从设立的初衷来说是好的,有利于给地方官吏树立楷模,也有利于教化当地百姓。但物极必反,后世的不断演绎,当对城隍等神灵的崇拜变成了贿赂、献媚,甚至糊弄百姓的把戏,这种祭祀活动变成了彻头彻尾的迷信活动。

一任地方官,首要职责是爱护百姓、发展生产,保一方平安,谋一方福祉,但清代官员上任的最重要活动并不是去寻访百姓、嘘寒问暖、问计于民,而是去焚香祈祷自己的官运和财运;民间纠纷或者重大刑事案件,关乎百姓切身利益、关乎人命大事、关乎地方长治久安,地方官员不是去查访证人、寻找证据,查明真相和缘由,而是用虚无缥缈的手法胡乱决断,可谓是打着神灵的幌子草菅人命。

唐太宗李世民经常用《荀子·王制》里的话“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来训导臣下和皇子,让他们时刻保持警觉,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天下百姓的身上。“得人心者得天下”,真正决定一个王朝命运的是天下百姓的人心向背,而不是神灵鬼怪等虚无缥缈的东西。清代官员特别是到了晚期,迷信风气在官场之中横行无度,真正可以说是“主次颠倒”、“轻重不分”到了疯狂的地步。

(观点与视角原创作品,欢迎关注本自媒体号并参与互动;文中配图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