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大将,弟弟是部长,她却当一辈子农民,她儿女都是人中翘楚

引言

在如今这个物质欲望膨胀的时代里,有一俗话很是有韵味,"拼搏不如拼爹",在疼爱孩子这方面,没有所谓的好爸爸、坏爸爸之分,相信只要是亲生的,父母都会给予一定的关爱,不一样的,或许只是大多数人眼中所谓的"人生起点"。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事情,有的人一出生就是"含着金钥匙"成长的,有的人奋斗一辈子估计连别人的门槛都够不着。玉树参天终究需要一个苍劲的根,雄鹰击空到底还是不能缺失健壮的翅膀,你都已经天资平凡、出身一般、毫无背景可言了,不努力难道还要整天躺着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有那么一个人,明明家世显赫,背景强大,但一心只想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不想依托任何人,这个"奇女子"就是徐文金,徐海东大将的女儿。

自小父女分离,吃尽苦头

徐海东,徐文金的父亲,1900年出生于湖北的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家庭比较贫困,他也曾当过窑工,帮助缓解家庭的经济状况。自后来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曾带领我军打了不少漂亮仗,是一个久经沙场、战功累累的实战英雄,老一辈的革命领导人对他是赞许有加,称他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在1955年的时候,徐海东就被授予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将军衔。

徐海东的妻子是田得斋,也是一名入党党员,在1927年的时候,正值大革命失败之时,徐海东遭到了国民党的全面通缉,徐家所在的大多数亲人都被无情的杀害了,情急之下的徐海东逃离了当地,可妻子田得斋却不幸被捕,只留下了一个不满三岁的孩子徐文金,但幸运的是,徐文金被大伯偷偷带走了,这才勉强挽回了一条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逃离之后的徐文金,为了生存隐姓埋名,与大伯相依为命,农村的生活很是艰辛,再加上当时时局非常动荡,当地管制也不严,经常会有乡绅等强势之辈欺压当地百姓,可谓是民不聊生,徐文金为了活命,小小年纪的她扛起责任,脏活累活她都干,没有抱怨,没有嫌弃,她所渴望的还是远方的父亲、母亲能够平安。

二.数年之后与父亲团聚,但依旧回乡做农民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与父亲分离23年多的徐文金,偶然打听到自己亲人的消息,听别人说父亲徐海东现居住在北京,在当地任职,分别太久,团圆就在眼前,当初离开的时候自己还是个孩子,现在都成家,有丈夫有家室了,徐文金很是激动,连夜赶路,终于还是找到了父亲。

见到女儿的徐海东激动不已,当初的孩子如今的姑娘,都快认不出来了,看见自己的孩子又有了一个这么好的归宿,徐东海心里不免愧疚,恨自己没能陪着孩子长大,现如今一家子终于团圆,该好好相处相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在相处两个月后,徐文金对父亲说,她想在当地找一个工作补给家用,但是父亲犹豫了很久,回复道:"孩子,我们国家才刚刚解放,国家的负担与困难,你们很难想象,我没能给你好的教育,你现在又没有文化,又没有一技之能,很难找到一个好的工作,而且作为父亲,虽然官职在身,但也不能给你"走后门",做事都有一个原则的",徐文金听完,心里很是难受,但是她知道,父亲身上的责任有多大,懂事的她决定不让父亲左右为难,转身回到了农村。

徐文金此后一直跟着丈夫在农村务农,自己也生了5个孩子,4个男孩子1个女娃子,女娃叫翠珍,大儿子是保国,二儿子叫建国,老三叫卫国,老四叫兴国,名字都是父亲徐海东取的,就是希望一家子能够为国奉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活总是会让人"捉摸不透",原本快乐的家庭,却在当时全国闹饥荒的时候终止了,徐文金的丈夫走了,丢下了几个孩子,徐文金很是崩溃,一人抚养这么多孩子,这个责任得有多么重大,生活本身就是如此艰难,现在更是"火上浇油",就算如此,徐文金也没有打扰父亲,一个人默默扛下了所有,她心里知道:"找父亲就是在给国家添麻烦,我有手有脚,又怎会养不活我的孩子"。

为母则刚,徐文金一辈子待在乡下,靠自己的努力,抚养几个孩子长大,其中两个儿子在后来还加入了共产党。 徐文金有个兄弟,名叫徐文伯,曾担任过文化部的副部长,他们感情一直很好,经常会去看望徐文金。

结语

有人或许会觉得徐东海偏心,其实不然,徐文金曾经说过:"我不后悔在农村,我的父亲用自己的言行深深地教育了我,他从一个普通百姓,到后来的一名共和国的大将,凭的是自己的真才实干,他的心里百姓皆如同自己的儿女,作为他的后辈,依照父亲的心愿在农村劳动一辈子,安安稳稳的,我没有抱怨,我很自豪自己没有辜负自己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