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有一位美国籍荷兰男画家漂洋过海来到大清帝国,先后为多位晚清著名执政人物画油画像。一百多年后,这位荷兰男画家的后人把家藏的六幅晚清名人画像捐赠给了北京的首都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男画家就是胡博·华士。

不仅仅是晚清的一些著名政治人物,像荷兰女皇、朝鲜国王、俄国驻英大使等都曾经邀请过胡博·华士为他们画肖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鸿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世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庆亲王奕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苏州富豪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福建水师军官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八旗青年

这是六幅画创作于1898至1899年,之后随着胡博·华士从北京辗转到了纽约。1935年,胡博·华士先生辞世,享年80岁。这些画作又随着他的儿子从纽约迁至巴黎。1974年,胡博·华士先生的儿子去世,他的孙子休伯特·华士与母亲到他父亲在巴黎的画室清理遗物,发现了包括这六幅画在内的34幅遗作。

于是这些画又从巴黎运回到美国,存放在康奈狄格州格林威治市自家的车库里。1985年,休伯特转向美国西海岸谋生,这批画跟着主人横越北美大陆,落户在加州的圣巴巴拉市。2010年,休伯特与夫人苏珊决定将祖父的部分遗作捐献给首都博物馆,就是刚刚您看到的六幅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年之间,这些画作在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穿行了四次,行程八万余里,最终回到了故土。

胡博·华士在中国所创作的油画还不仅仅于此,还有两张非常著名的画作并不在首都博物馆之内,那便是慈禧画像。胡博·华士共为慈禧画了两张肖像,如今这两张画一张存放在北京颐和园,另一张存放在哈佛大学福格美术博物馆。

慈禧画像的过程颇有些戏剧性,据说一开始是慈禧看到了华士为奕劻绘制的画像,中国从来没见过能把人画得这么像,于是她也心动了。1905年6月20日,华士第一次觐见慈禧,地点在紫禁城的西苑,开始为慈禧画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华士绘画的过程中,慈禧太后提出了很多“无理”的要求,比如不能有阴影,面部不能有阴影,眼睛要画大一点,嘴巴要丰满一点......总之,让力求真实的华士较为难堪了。这还都不算什么,慈禧太后只给华士四次面对面观察的时间,每次半个时辰。

经过了两个多月,这幅画终于完成了!在慈禧太后的“殷切”指导下,华士把一位七十岁的女人画成了三十岁的少妇。这幅画便是下张这幅大作,如今存放在北京颐和园。因为年代久远,在2008年中荷两国曾派一些著名画家和文物学家对其进行修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华士早先就画好了一幅慈禧肖像,只不过被慈禧太后本人给否了。华士无奈之下,重新画了一张。而被慈禧本人否定的那张画,华士本人带走了,存放在家里。这幅被否定的画作,就是下幅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仔细对比两幅作品,不仅赞叹华士真是一位大师!在早先的这幅画作中,华士将慈禧太后的威严庄重与阴森歹毒双双融入了这幅画作中。或许是直接击中了内心,这幅画很遗憾被慈禧太后给否定了。如今,它存放在哈佛大学福格美术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权力的淫威下,艺术往往是弱者。好在这位洋画家,最终把历史的真相留在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