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思维大多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一方面语言协助我们逻辑地思考,但另一方面语言形式也可能掩盖逻辑,从而挑起各类情绪、形成固化观念,语境对人的一生影响深远。作为社会中的人,我们需要聚在一起“自娱自乐”(也可能是互相伤害),为此创造了很多概念,如发展、向上、作为、地位、成功...构成了一个致密的社会语境,让许多人一生都在其中沉沦,由于这个语境编制的密集、参与者众多,所以常人的确很难怀疑,觉得这一切都是合理应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社会互动也会让彼此加强这语境,例如不少大学毕业生在初入社会时仍满怀理想、憧憬未来,有人可能喜欢做支教老师、开农场、办手工作坊、做穷游主播等,他们无需某个语境的支撑就能在这些事业中感受到绝对的意义和价值,但过了几年,将步入中年的他们大多就不敢如此选择了(并非是不能),因为当他的朋友、父母、老婆和丈母娘等来评价他的价值时,用的却是“阶级语境”那一套了,在这里他的事业就不如公务员和医生等“高级”,多数人都离不开社会关系而生活(包括社会给予的评价),为了在社会语境中谋求一点安全感和认同感(所谓的“稳定”和“社会地位”),于是他们不得不放弃自觉有意义和乐趣的选择,走着走着就挤到一条狭窄道路上了,而此时他们又反过来开始影响自己的朋友和晚辈,语境被加强了,大家在此相互套上了枷锁,越扭越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阶级社会塑造的语境导致了一种必然的悲剧,即绝大多数人都无法拥有一个愉快舒畅的人生,当陷入或妥协于阶级社会语境,则他只能选择忍受或残忍,要么忍受欺压剥削而尽可能保全生而为人的价值,在无奈和无助中郁郁而终;要么残忍拼杀攫取资源以追逐语境中的“成功”和无尽的动物欲念,在惶恐不安中抛弃自我与群众走向更高的对立阶级。此外,由阶级的可量化性和相对性,只要尚未抵达当前的最高级,哪怕在此语境下已“小有成就”,但在这个中间阶层仍会充斥着动物般的厮杀、会被语境逼着往前走。阶级语境的形成可能是一个历史问题(从封建时代形成的固化观念),而后世乃至新中国成立后的多数人仍然向其妥协或沦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表象原因是社会互动让彼此加强了此语境、互套枷锁而放弃自由,但本质原因是多数人长期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客观差异,从而自愿且盲目地沉沦其中,哪怕自己备受煎熬。所谓人与人之间的客观差异,既包括了头脑和样貌等生理上的区别,也包括了家庭条件与成长环境的不同,这都是主观无法改变的,但它们往往又是在阶级语境中获得价值评判的决定因素。不妨只看不同人之间头脑功能的差异,实际上,只要一个人在记忆力、思维速度和抽象能力中有一个尤为突出,则他在一般的学业和工作方面就常为顺利,而且我们很难否认好奇心和毅力等也是有差异的大脑客观能力,对于这方面有天赋的人来说,努力学习和探索是比较轻松的,甚至是一种享受和乐趣(容易快乐当然也是一种客观能力,正如存在抑郁症患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只看头脑方面的客观差异,就已经能决定诸多事业的“成败高低”了,正因它们取决于客观条件,因此这里的成败高低本是不必赞美和批评的,但多数人从小陷入的另一误区是,以为主观的努力可以实现任何事情,并不假思索地将一切成功归于主观努力,在这种认知下,哪怕是生来各项条件平平的人,也甘愿把自己放入阶级语境中来评判,殊不知这个语境是利于强者的,他们在这个语境里都能如鱼得水,得到其中多数积极正面的评价,而弱者在这套语境里无论怎么努力,都达不到“成功”,于是常闷闷不乐、不得志,而且还是如此盲目、心甘情愿地卷入到这个语境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他本可以保持童年那个干净的、或修习哲学后能站在外面洞察到语境之存在的头脑,这样就能常常获得看世界、分析世界带来的乐趣,而不是靠社会语境的虚无空洞的评判来左右自己,更进一步,我们所做的事业便是通过哲学考察和撰文宣传来重塑这一社会语境,让越来越多的人反思和意识到阶级语境是给多数人带来痛苦烦扰的根源,而且是能够在无破坏性活动下扭转和消除的,主动权掌握在每一个人手里(互锁和解锁都是雪崩效应,只要有了方向,就会加速转变),这样人们就自然有了继续深思和谋求改变的力量,当一个小镇的人都融入了新语境,那么这个小镇的人就可以率先拥有舒畅自由的人生,这才真是一个互利共赢的伟大事业,是为了解放我们自己,我们对此有充足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