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代高邮地区属于扬州,故在清代朴学派系的划分中,高邮出身的学者一般都算作扬州学派中人。高邮在学术史上,除了有著名的“高邮二王”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之外,还有一位朴学大家李惇也很重要。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这位学者的生平和学术贡献。
李惇,字成裕,又字孝臣,江苏高邮人。他早年跟从先祖由苏州迁移到扬州,祖父和父亲都在州县里任文职。他自然有一定家学的基础。史料记载他“幼读书颖异,七岁即知解经,有神童之目。既长,博洽通敏,尤深于《诗》及《春秋》三传。”稍长,与同县的王念孙、贾田祖一起努力学习,并受到学使谢墉的赏识。李惇由诸生选拔贡的时候,同学贾祖田病死于旅舍,李惇就忙着照顾丧事,不去参加考试,也就失去了一次晋身的机会。谢墉感叹说,李惇在品行上大有古人之风。此时,他与同郡汪中、刘台拱、顾九苞、任大椿等人,力倡古学,当地学风大盛。李惇这个人平素寡言少语,只有在讲学的时候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李惇考中进士,被委以候补知县职,他未到任就返乡了。学使彭芸楣聘请他主讲暨阳书院,以教授学生朴学为生。
当时的汉学家江籓好指责前人之失,李惇劝勉他说:"王肃要是不写《圣证论》来攻击郑玄,可不就是醇儒了吗?"他著有《群经识小》八卷,考诸经古义二百二十多条,多是发前人未发的精辟见解。一代儒宗阮元将之收入《学海堂经解》中。他还著有《卜筮论》,《尚书古文说》,《金縢大诰康诰三篇辨》,《明堂考辨》,《考工车制考》,《历代车制考》,《左传通释》,《说文引书字异考》,《读史碎金》,《社氏七历补》,《浑天图说》等,极其渊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惇晚年好历算之学,得到大数学家梅文鼎的著作,勤加研习,在学术上与嘉定钱塘齐名。
李惇于五十一岁时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