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成线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国建成开通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中国铁路第一次盘山越过“天堑”秦岭,改变了“蜀道难”的局面,阳平关火车站是这条线上的一个车站。

一条嘉陵江把阳平关镇分成两个部分,一边是原汁原味的阳平关老街,江那边是阳平关火车站,一条嘉陵江大桥串起了阳平关的老街和火车站。

火车站位于宁强县阳平关镇上,北边是秦岭山脉,南面是大巴山脉,嘉陵江水依镇而过。这儿地处秦巴环绕之万山丛中,地势险要,扼川陕甘三省,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在那个公路极其不便的年代,宝成铁路建成开通,大大方便了当地群众的出行。阳平关火车站成为周边川陕甘三省几个县的群众出行的必选出行方式,都要到阳平关或略阳县乘坐火车出行,从这儿可以下成都、上海、西安、北京等。

那时包括汉中县城人的出行,当天或头天坐汽车到阳平关镇,然后从这儿乘坐火车。当天赶不上火车,那就只能在阳平关镇住一晚上啦。

受宝成铁路地理条件限制等原因,为打通进出大西南的通道,提高铁路输送能力,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国家又修建了安康至阳平关的阳安铁路,阳安铁路与宝成铁路交汇于阳平关火车站。两条铁路的交汇,让这个火车站成为一个铁路小枢纽。宝成、阳安铁路两条线的旅客列车都要在这儿停靠,这个小镇也立马红火起来,周边几个县的群众都要从这儿乘车出去,对促进当地第三产业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阳平关站也成为广元(成都)、宝鸡(西安)、汉中(安康)间不同方向旅客的中转车站,从这儿下车再乘另一个方向的旅客列车。那时,阳平关火车站的旅客也是熙熙攘攘,背着背篓或者蛇皮袋子,带着家人、小孩和腊肉,从这儿走出大山,走向更远的地方。

这两年,随着西成高铁宁强县城边的宁强南站开通运营,以及宁强县境内高速、普速公路网络逐步完善,更多群众出行开始选择高铁车站或直接到汉中、广元等大站乘车出行,不再选择从阳平关火车站乘车或倒车,这儿每天虽然还有10来趟客车停靠,但每天发送旅客不是很多,原来红红火火的景象,现在看起来有些落寂。

火车站前这条街道有6、7百米,街道两侧多是老房子,车站对面及两侧也有几栋多层建筑,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墙皮脱落,露出灰褐色的水泥或砖块,有些门窗也已破烂,只有窗框向外开着,车站货场斜对面原来的邮电所,楼顶上的“人民邮电”几个字也有点东倒西歪。

走在火车站站前街道上,全然没有了城市的喧闹,只有农村的寂静。车站候车室对面街道上,有七八辆小汽车停在那儿等拉生意,司机转来转去,但看起来生意也不是很好。

街道上两侧多是小旅馆、小饭馆、菜铺,以及杂物店等,可能受今年的yq影响,有好多门面还没有开张。车站候车室门前三层楼墙壁“阳安旅舍”几个字已脱落,只留下底色可见这之前是一个旅舍。街道上的小饭馆多是木屋房子,外边再用简单石棉瓦搭建一下,下面摆几张桌子,锅灶等也放在外边。一块饭馆招牌放在外边,都是本地饮食,有热面皮、菜豆腐节节、豌豆面、抄手等,里面吃饭人的没有几个。

车站左侧有一个小农贸市场,在进农贸的小巷子里,当地村民带着自家房前屋后地里种的吃不完的菜在这儿卖,一个约50来岁的人和村民讨价还价,买菜人开玩笑对村民说,现在工资都发不出来了,你们菜价钱还是不降降,还这么高,一听都是铁路人。

阳平火车站主要办理客运、货运业务及列车通过,车站东边不远还有一个东站,车站有5、6条股道,主要是办理货物列车作业的。

虽然现在宝成、阳安线上旅客列车不多,但宝鸡至广元间的6063次、6064次,以及汉中至阳平关间的8361次、8362次的两趟公益小慢车还一直开着,服务沿线山里的村民出行。汉中至阳平关间的8361次、8362次有“乡村贸易市场”列车之称,铁路部门专门在这节车上挂了一辆行李车,沿途车站村民带着土鸡蛋、家禽、腊肉、山货等上车,可以直接在火车上交易。

从早到晚,火车站此起彼伏的火车声,街道上的叫卖声,嘉陵江上哗哗流水声,声声入耳。随着去年阳安增建二线开通运营,通往大西南的铁路通道能力大幅提高,源源不断货物经由这条通道进出大西南。

虽然这儿红火的客运景象有所落寂,也没有城市的喧嚣,但有老街老味道的世外桃源,也可感受乡下的人间烟火。有时间的话,你也可以乘坐绿皮小慢车,欣赏宝成线、阳安线沿线风景。转载请联系,请勿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