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姐最近有件特别烦恼的事:她发现最近5岁多的儿子毛毛特别爱跟小朋友争吵,比如一起在楼下玩捉迷藏,一旦别人不如他意,他就会跟其他小朋友发生冲突,总是争吵不断,偶尔还会口出脏话。

前几天带毛毛去商场玩耍,本来他和另外一个小朋友玩得正好好的,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毛毛竟然和对方小男孩争吵了起来,吵着吵着毛毛竟然再次口出脏话“你妈xx”。听闻孩子与人发生冲突的两个妈妈都赶了过来,恰好听到毛毛骂的这句脏话,欣姐特别尴尬,对方妈妈脸色特别难堪,带着孩子离开时嘴里还在小声嘀咕“这孩子真没家教,满嘴脏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理亏的欣姐也不敢跟对方争论,匆匆忙忙带着毛毛就离开了商场,回家路上欣姐问他“为什么骂脏话?”毛毛支支吾吾半天才说:“爷爷也骂脏话。”

欣姐一听,心里有点恼,公公为人比较粗,平日里在孩子面前说话总不知道忌嘴,什么话都在孩子面前说,关于这件事,提醒过他很多次,但他却觉得男孩不比女孩,骂几句脏话更显男子汉气概,把欣姐气得无话可说。

但这次欣姐决定不再妥协,回家把这事告诉了毛毛爸,两人一致决定要对毛毛这个骂脏话的行为采取一些措施。

在毛毛爸的极力说服下,毛毛爷爷也终于意识到了说脏话行为对孩子的不良影响,愿意配合他们的教育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努力,欣姐他们一家终于帮助毛毛改掉了说脏话的毛病。

其实,关于孩子说脏话这个行为,父母们认识一般分为两派:

一派觉得无所谓:认为无关紧要的父母,和毛毛爷爷想法一样,觉得孩子说几句脏话不会影响成长,但实际上很容易被外人认为是没家教的行为。

一派觉得很严重:把孩子说脏话看得过于严重的父母,很容易上纲上线,上升到孩子的道德问题,严厉批评孩子,逆反的孩子可能会变本加厉说脏话。

所以父母要正确看待孩子说脏话的行为,不要因为外人的风言风语“这孩子没家教”,而对孩子一味批判,要认识到孩子说脏话的行为,不过是模仿家人或者身边熟人的一种模仿行为,并不是真正的道德问题。

当父母正确看待孩子说脏话的行为后,才能采取恰当措施遏制孩子说脏话的趋势,具体可以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父母首先检查自己或者身边与孩子亲近的人的行为

大多数孩子,并不理解那些脏话的含义,所以他们说出口的脏话,不过是模仿身边人的行为,就像毛毛,就是跟着爷爷学的。

所以父母首先要检查自己和身边人是否有出口成脏或者不恰当言语的行为,如果有就及时纠正,在孩子面前说话要注意文明用语,以免孩子胡乱模仿。

2、不要上纲上线,不牵扯道德问题

这也是很多父母容易犯的错误,听到孩子说脏话,就恼羞成怒责骂孩子,但其实这种责骂反而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让孩子更喜欢说脏话。

父母正确的处理办法是不要上纲上线,碰到孩子说脏一时,先别急着责骂,问清楚原因后,告诉他们“说脏话是不好的行为”即可,不要跟他们灌输太多大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父母采取冷处理的方式

如果父母告知孩子“说脏话是不好行为”后,孩子还是一味说脏话。

此时父母一定要淡定,不要因此着急上火,要知道此时孩子的行为不过是为了刷存在感,希望引起父母的注意。

如果父母责骂孩子或者采取其他行为,都会让孩子在潜意识中认为“说脏话可以引起父母注意”,从而更加变本加厉说脏话。

因而针对这种情况,父母可以采取冷处理措施,当孩子说脏话时,对他们不理不睬,对他们的行为不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