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买房的朋友们在签订贷款合同时,都会关心一个问题:利息多少。

数据显示,2020年最新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28%,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60%,而真正把贷款合同签订下来的人,会发现,每个人贷款的利息,竟然都不一样。就拿首套房来说,有人的利率下浮到4.9%,也有人的利率上浮到5.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不仅是房贷,大部分贷款也是对不同的人收取不同的利息。那么问题来了,贷款利息高低的依据是什么,究竟有哪些因素会导致每个人贷款利息的不同呢?

其实,贷款利息高低不仅受到宏观经济和政策的影响,还与个人的资质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影响个人贷款利息高低的各种因素。

一、宏观:经济情况和国家政策决定的基准利率

从宏观上来讲,决定一个国家借贷市场执行利率最基础的标准,就是基准利率,而基准利率,是每个国家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来制定的,因为基准利率是实现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近几年我们国家基准利率的下降,就是因为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推动企业生产、刺激消费成为了当下调控的目标。

房贷如果选择固定利率的话,就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进行浮动或者折扣,然后贷款期限内利率固定不变。

二、市场:借贷市场决定不同银行执行利率有所区别

从市场层面来看,借贷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一环,不仅会受到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控,还会受到国内甚至国际经济市场的影响。

对于作为借贷主体的银行来说,借贷是银行营收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利息过低,银行营收就会降低;利率过高,又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基准利息之上,政策范围之内,各个银行都会根据市场情况制定最适合自己的利率,保障自己的收益。

LPR就是宏观调控+市场报价得出的一个基础参考利率,也是国内目前各个银行执行的贷款利率基础。当下LPR下降,贷款买房所需的利息也更低!

值得一提的是,房贷选择LP为基准定价方式的话,每年的房贷利率是会随着LPR的上下浮动而变化的。

三、产品:不同产品类型,对应的利率高低有所区别

目前市面的贷款产品多种多样,针对个人的信用贷款、抵押贷款,针对企业的经营抵押贷款,税票贷款,算是我们目前接触的比较多的贷款类型。

不同的贷款类型,执行的利率也有很大差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当下,抵押类型的贷款和企业税票贷款,利率可以做到与同期LPR持平甚至更低;而个人信用贷款,波动就非常小,利率基本维持在较高水平。究竟是为什么呢?

根本原因还在于不同贷款类型风险系数有差别:

抵押贷款就算出现逾期、违约等情况,也有抵押物来兜底;信用贷款仅凭借款主体的信用就可以贷款,风险系数更高,逾期和违约的情况下,银行只能自己兜底。

四、个人:借贷人资质影响单笔贷款实际执行利率

很多人最难以理解的,就是为何自己的贷款利息,比其他人要高。实际上,银行判断借款人利息高低的过程,也是银行对于贷款风险控制的过程。

在这个风险控制的过程中,银行会考察个人的信用情况、负债情况,以此来决定放贷的额度以及对应的利息水平。个人资质越好,可以获得的利息越低;个人资质越差,银行就会上调利息,甚至拒绝借款人的申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要获得最低利息的贷款,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资产情况和负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在经济生活中,一定要减少逾期、网贷、查询,维护好个人的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