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种对国家没有感情没有情怀的人根本不配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而且极易被国际间谍组织所利用,所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从小学做起,不单单是每周一次例行公事般的升个国旗唱个国歌,教育部应当编写爱国主义教材向全国的大中小学生普及教育,每个星期至少两节课的时间用来作为爱国主义教育课程。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在教学方面早就排好了顺序,先传道,再授业解惑,这样的排序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是几千年文明积淀而成的,只是现在的人就是不遵从规律了,甚至是无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太注重分数的后果。虽然现在教育着重孩子的综合素质,但是高考还是看分数的,所以只要成绩好,尖子生就会有一种优越感,我相信每所学校都会有这种孩子,但是还是少数的,大部分还是心中有正义,爱国的。

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教学不育人,老师家长都这样,只要成绩好,做什么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长年累月,教育的现状培养了季子越这样的人,像她这样的很多很多,也许只是没她猖狂,私底下跟她一样的,我见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的教育不是礼智仁义信的教育了,已经变质了。当前教育风气是成绩、成绩成绩,孩子们除了上最好的学校,比谁家的父母,穿最好的名牌。但当一个从小学,初中,大学,都是三好学生,国家又送出国深造,可换回来的是叛变,这最起码的是一个不知道感恩、不懂得爱国的人吧,但如果现在孩子的普遍现象都跟他一样呢!我想可能搞教育的老师们得深刻反思一下了,现在都孩子普遍都没有感恩、孝敬、仁义、大度、礼貌的品质,全部都是自私、傲慢、无知、炫耀的性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季子越能变成这般模样,固然是可恨,但学校老师还有家长就没有责任吗?学校固然是学习知识的地方,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但很可惜,很多老师只偏重于教书,而忘了后头还有“育人”这两个字,多年以来,我们国家的受教育水平都在不断上升,高学历的人群也越来越多,然而,学校与老师们,好像忘记了教育的初衷。

道理讲的太大,没文化的父母哪懂得了这么多,天天忙着干活挣钱,供孩子学习,温饱都解决不了,还哪有时间教育孩子的思想,孩子学的见识,大都从学校来的,还有从周围的环境熏陶的,什么事不能只怪父母,社会原因造成的因素更大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果因果,有什么“因”,就有什么“果”。“果”出问题了,批判止损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循“果”究“因”,找出结出“烂果”的根本“坏因”。作为教育成果的学生,对于他们的出格言行,除了“开除”这样雷厉措施外,是否还能找到更合适的补救方式?毕竟,就算是一般罪犯,社会也会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还有,革命战争年代,对于战俘,我们都能给予优待和改造。

对于这类问题学生,教育主管部门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有没有相应的措施?——作为一线教师,有时也很无奈!想当年,我读书的时候还有留级、少年犯一说,可现在不管成绩多差,表现有多恶劣,只要混够9年,毕业证书就有——眼瞧着一个个次品,甚至危险品,又奈何?真希望教育主管部门真正能给学生、给老师、给家长减减学业负担,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思想的教育,习惯的培养。将问题学生消灭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国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的教育模式不变,教师素质建设不加强,会有越来越多这样的人!唯分数论,只要分数考的高就可以掩盖一切坏的习惯!老师也会另眼相看,在分数面前,一切不好的东西,都可以被当作是插曲,没人去纠正,也没人会在意,就因为平时成绩好!当成人之后习惯已经形成,想改已经改不了了!

许多年来都是这样子了,成绩好能当饭吃,成绩好就能挣钱钱。教育不只学生和家长,学校和老师也是这样子的…大家要是觉得是这样的话,是不是首先得从学校和老师开始认识这个问题,甚至是不是该从国家层面重视公德,法制,协作,集体(不是集团)教育。处罚他不是目的,这样的结果对于国家和个人都是损失,没有胜利者。国家社会学校应该注重爱国主义教育,避免文凭上去了,爱国情怀没有了,这是最大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