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只靴落地,震动了全国楼市。

北上广深,作为全国楼市的风向标,有此影响力不难理解。

最关键的是,释放一个信号:

楼市最宽松的时刻,过去了!

01

01

有多少人还在等着政策的进一步宽松,没想到等来的是一记重锤。

上半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几乎各行各业都处于停工、半停工状态。当然也包括房地产行业,给经济造成了重大冲击,而房地产又关联着上下游近百个行业。

于是,一轮救楼市的措施在各省市陆续展开,并逐渐由楼市供给端向楼市需求端蔓延。

先是允许地产商延缓甚至分批缴纳土地出让金、延期缴纳甚至减免税费、可容缺办理各类许可证、要求当地金融机构不盲目抽贷,再是以引进人次、加速城市化为掩护的变相放松甚至直接放松楼市限购,直至最后以提高公积金贷款限额和贷款时长为标志的变相放松限贷……

地方政府一再试探上级政府楼市调控的底线在哪里。

除了触碰底线的典型“差生”驻马店,其他城市也在可容忍范围内多多少少有了放松的口子,更便利的落户政策、住房公积金额度上调、发放补贴......

春节之后,全国已经有数十个城市、地区发布相关政策,救助、扶持楼市,在政策层面上保障房地产行业健康稳定发展。据统计,上半年出台房地产调控政策次数是304次,1—4月政策最多,从内容上看,救企与救市成为两大特点。

然而,好日子已经到头!最宽松的时刻,已经结束!

近期,多个城市开始收紧调控:

杭州人才购房5年限售,同一时间内不能同时摇两个楼盘;

东莞的调控主要是针对开发商的,对房源价格、开盘时间等做了一些限定;

宁波相对严格一些,扩大了限购范围;

这几个城市的调控升级,更多的是为了表明态度,实际上对市场影响有限。

而深圳的一记重锤,才是真正打开了下半年的局面:

1、落户3年且连续缴纳社保36个月,才有购房资格;

2、首付比例:无房无贷首付30%。无房有贷款记录买普通住宅首付50%,非普通住宅首付60%。家庭有1套购买普通住宅7首付70%,非普通住宅80%;

3、二手房转让增值税征免年限由2年调整到5年;

4、严防“假离婚”购房:离异之日起3年内购房,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

5、调整普通住房的标准,除原有的条件外,实际成交总价要低于750万元(含),才算普通住房;

是今年以来第一次,从限购、限贷、交易税费等多方面进行调控。把能用的手段基本都用上了,真正的全方位遏制“投机炒房”。

很简单,一个信号:

无法改变的事实是即便经济大幅度下行,“房住不炒”依然还是必须坚守的底线,楼市决不可能成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02

02

政策的收紧,不是没有预料。

复工后,开发商为了刺激销售,回笼资金,不断释放优惠房源,分期首付等活动层出不穷,深圳地产市场甚至还有不少违规资金进入楼市。一些项目投资客的比例达到近40%,炒房的现象尤为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作为全国最近一轮楼市上涨的领头羊,受到“关照”自然也是理所应当。新一轮调控的开始,也有现实的需要。

1、经济逐步恢复,市场渐趋平稳

上半年的放松为的是稳市场,扶企业,经过多轮经济刺激、政策扶持,大部分市场与企业已经呈现正常的状态,既然市场和企业已恢复正常,作为特殊时期的对冲政策,楼市调控也应该适时调整。

2、遏制楼市过热苗头

复工后,个别城市、个别区域楼市出现了过热苗头,一点也不低调。6万人摇号抢1000套房、二手房价环比涨幅全国第一等新闻经常爆出,所谓抢到房就赚一百万的新闻也是比比皆是。

树大招风,对于楼市出现过热的地区,按下苗头,避免引发更大风险。

3、房住不炒的基本原则没有改变

看楼市调控,不能不看政策。监管部门一再重申,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在基本政策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一旦个别城市出现房地产市场过热的情况,“一城一策”的调控措施随时会出现,收紧调控的政策也必然会出手。

03

03

郑州如何走?

敌不动,我不动。

上半年,即便是经济最危急的时刻,郑州也没有出台任何救市政策,放松半点限购的意思。

所谓的人才购房补贴,也是早就有的政策,不过是旧瓶装新酒,几乎没有什么大变化,对于楼市的刺激也可以忽略不计。

楼市虽然迎来了小阳春,但总体呈现平稳的姿态,即便是在二季度市场加快恢复,但相对于西安、成都等二线城市表现都较为一般,更别提和杭州深圳比。

在土地上,虽有部分热点地块成交,但总体溢价率不高,仍旧在合理范围内,所谓“面粉比面包贵”的情况,也没有出现。

除了“稳”,真是没有二话可说。

新一轮政策开枪,郑州大概率还是那个郑州,没有一丝丝改变。

结语

结语

郑州的稳定,不是坏事。

房价稳定,政策稳定相对应的,是郑州城市基建的不断完善。今年将完成近千亿的投资,中原科技城等新规落地,今年将加速机场三期、郑州南站、地铁等重点工程的建设。这些才是真正利民利国之本。

稳,比抬更难!

有关政策的想象,可以停止了。细水长流,人口流入性城市的房产依旧是一个具有金融性、流动性和升值性的物品,这需要长线稳定地去看待,郑州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