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全球显示产业标杆性交流平台——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显示产业高峰论坛(简称DIC Forum)在上海盛大开幕,成为疫情后全球首场显示领域大规模高峰论坛,同期举办的DICEXPO显示展,汇集了全球显示产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近千家龙头企业,如京东方、天马、默克、索尼、康宁等全球知名厂商。“后疫情时代显示行业的发展机遇”是此次盛会聚焦的一个重要话题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突发新冠疫情虽然对全球经济带来较大的影响,也催生了一些新的应用场景的诞生,如直播系统、线上会议、视频教育、人像识别、医疗显示等。后疫情时代,人们的工作生活与显示联系更密切。作为显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此次盛会折射出后疫情时代显示行业正朝着柔性化、智能化、超高清化等多方向发展。

柔性化:2020年全球AMOLED智能手机将超6亿部

AMOLED是此次盛会被提到最多的关键词之一。作为现阶段主流OLED技术,AMOLED具备轻薄、响应速度快、高对比度、色彩逼真和柔性显示等多个优点,在显示领域的应用趋势是从中小尺寸到大尺寸,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向平板、PC到TV、车载等新型终端设备拓展,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根据Counterpoint预测,2020年全球AMOLED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超过6亿部,同比增幅达46%。其中三星AMOLED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至71%,OPPO渗透率将超过51%,Vivo渗透率约45%,华为和小米AMOLED智能机渗透率也将到达30%以上水平。目前,全球各大面板厂商都在投入OLED产线,提升柔性OLED产能,来自OLED industry、国盛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截止目前,中国内地柔性AMOLED总投资规模超6000亿元。

智能化:智能显示成为多领域感知万物动态的第一入口

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赋能下,显示技术应用范围不断被扩展,在用户信息获取和交互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智能显示成为各领域触及数据源头、感知万物动态的第一入口。此次展会上,不少参展企业带来的显示新品就涉及智慧车联、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办公、工业物联等多个领域的应用。

而作为人机交互的窗口,显示屏被集成了多项交互功能,在不同场景有着不同的功能集成:在车载领域,三维手势操控、智能语音助手、智能驾驶辅助等;在教育领域,多点触控、多屏互动、智能分享等;在企业会议室,视频/音频会议、无线传屏、电子白板智能书写等……

超高清化:2022年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将超4万亿元

随着OLED、AMOLED、Mini LED、QLED等显示技术手段不断升级,实现超高清不再是难事。尤其在5G加持下,显示行业正朝着越来越高的分辨率技术、越来越宽的色域、越来越高的对比度、越来越快的响应时间等方向发展,超高清显示早已成为各国显示产业竞相占领的高地。

今年5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同组织制定并发布的《超高清视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0版)》提到,到2022年,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将超过4万亿元。全国性的“超高清”建设潮流已经拉开大幕。此次也有基于不同技术的超高清解决方案及产品被一一展出,比如京东方的75英寸、110英寸8K BD Cell显示屏等。

“显示行业柔性化、智能化、超高清化等趋势,必定会对显示屏品质检测提出更高要求。与人眼检测相比,机器在精确程度、客观程度、可重复性、成本以及效率上都有明显优势,依托领先的视觉算法、光学系统、精准控制系统等多项原创技术,图麟科技推出的多款智能检测设备,将助力显示产业相关厂商提质增效。”图麟科技魏京京指出。

目前,针对显示屏防护材料——盖板玻璃检测,图麟科技推出了支持手机、iPad、电脑、笔记本、车载显示、智能电视等终端盖板玻璃检测的多套解决方案及设备;针对显示触摸屏领域检测,图麟科技推出OGS/CGS/TP贴合前检测解决方案、LCM成品检测解决方案等。而且多款智能检测设备所搭载的Tunicorn通用视觉平台,可适用于多个领域检测,能应对产品多变、缺陷情况复杂、检测标准多变、数据量大、稳定性要求高等问题,并且该平台具有自训练、自主学习和升级的功能,对制造生产线的智能化也是一个有效的、质的提升。

(本文图片及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当,请私信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