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边陲之地。

秋风萧瑟,一片不高的小土坡上正坐着一个肥头大耳的胖子,从身边拥簇的士兵看出,此人身份很不简单,不一会儿一个青年缓缓走来,在胖子身前停住,轻声唤道:“父亲”。

胖子抬眼一看,是自己平日里最喜欢的儿子安庆绪,他指了指旁边的黄土地,示意安庆绪坐下。安庆绪倒也没有推辞,作为胡人,平日里没有那么多酸儒的繁文缛节,一屁股就坐在了黄土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胖子不再理他,转头望着长安的方向,眼神中说不出的玩味,安庆绪倒是有些急躁,陪着他的胖子父亲沉默了一会儿,才有些小心翼翼的试探道:“父亲真要行代唐之举?”声音小到只有这个胖子能听清楚。

胖子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情绪好像被忽地唤醒,有些感慨的说道:“多好的一个盛世啊,恐怕再没有一个王朝可以超越大唐的盛况了。只是可惜了,可惜了了。”

安庆绪明显跟不上他父亲的思维,只是唯唯诺诺地听着,这胖子此刻开了话匣倒也不在吝惜自己的口舌,又说道:“长安有个不得志的书生,好像是姓杜,写了一首诗挺有意思,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这首诗明显是厌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这位伟大的圣上,有了这偌大的疆域还不满足,每年仍旧鼓动边军发动战争,内有盛世,外欲开僵,他这是要做古来无双的第一皇帝呀。”

安庆绪听到这里不由的点点头,他们的这位唐玄宗自登基后,确实励精图治,一改府兵制那种半兵半民的军队体制,从而改由募兵制,也就是说由朝廷出钱,养职业的军人。

后来还不觉得省事,干脆设立一个边区,由节度使掌管军队以及在当地筹措军饷。这个制度对于安庆绪来说是对的,大唐能连战连捷确实是这一制度的创新所带来的不可思议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安庆绪知道,这个制度虽然能最大化大唐军队的战力,但同时,所谓的节度使却军权、财权俱全,一旦发生叛乱,后果可是非常严重的,他不相信唐玄宗看不到这一点,所以问道:“父亲,自古拥兵自重乃是皇家大忌,从西汉霍光行废立之举可见一斑,为何陛下还要设立节度使?”

胖子终于有些神色满意的看了眼自己的儿子,这才说道:“我所有边军节度使加在一起也不过49万,他唐朝中枢就有13万人马,除非所有的边军都反,以13万人马控制局面还不是易如反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完这胖子又哈哈一笑,竟直接笑起唐玄宗来:“只可惜李隆基太过自大,云南叛乱竟不用边军,要自己的中央军去当地征讨,7万人马落了个全军覆没。这下在无力控制边军,我手握18万大军,怎么会再怕剩下的区区8万人”。

说完这些,胖子猛地站起,看着大唐的最中心,喃喃说道:“李相(李林甫),对不住了,今杨国忠不死,我安禄山永无宁日,时不我待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755年年底,三镇节度使安禄山悍然反唐,这是在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鼎盛时期的大动乱,与朝代末期各种矛盾积累爆发后的动乱不同,可笑的是却有了相似的结果,安禄山大军一路高歌猛进,攻破两京,一时间声威大震,建立了伪燕政权。

而我们的那位,大唐开元盛世的缔造者唐玄宗不得不仓皇而逃,他此时此刻才从自己的故事里惊醒,他以为大唐如此盛世,怎会有人叛乱,怎会有人敢叛乱!

都怪李林甫,说什么重用胡人可以打击世家大族,这下倒好,一口气给了这个胡人三个节度使,没想到竟调转枪头,杀到自己主子头上来了,

在中央军无力回天的情况下,唐玄宗只得逃跑,而大唐,也由此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明:台台君其实想用心中构造的故事来讲述安史之乱发动的因素,杨国忠上台排斥胡人将领为表面因素,所以就没写进自己的故事里。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安禄山上升无望,甚至富贵不保,不造反还等什么?

而唐玄宗其实也没错,他要做千古一帝,自然要一改府兵制的弊端,只是他在长安所听到的都是胜利的捷报,他哪里想得到,这些带给他胜利的利剑其实是双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手给了安禄山这些胡人将领无限权力的李林甫有错吗?其实也没有,他心中最大的敌人并不是边军,而是从初唐就一直打压的世家大族,这才是宰相心中的心腹大患,对于十分谨慎的李林甫来说,安禄山这样的人,能给他偌大的权力,他还不忠心耿耿吗?

安史之乱并一个皇帝年老昏庸,沉迷女色的故事,这其实仅仅只是自己养了一条凶猛的恶犬,忽然有一天咬伤自己的故事。

参考:《安禄山叛乱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