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村民挖出国宝级文物,上交国家后,得到5双线手套的奖励

每一件国宝级文物都是我国深厚文化底蕴的展现。马未都作为收藏界的人,对于一系列文物的发现与传承,可谓是如数家珍。马未都就曾透露过一则文物故事,一个普通的村民发现了一件国宝级文物,上交国家后,得到5双线手套作为奖励。这件国宝的经历看起来很是传奇,它是如何被发现的呢?对中国考古界又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未都指出,这件国宝级文物也是遇到了好时候,碰上了改革开放。1979年正月初八,河南临汝县阎村村民李建安在集市上买菜,偶然听到一位老人在议论,村里移种苹果树,发现了不少桃片。值得一提的是,李建安是当地公社的一个文化干事。出于工作需要,他曾前往安阳学习文物知识,并且跟随考古队参与了洛阳古墓的挖掘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李建安是一个略有考古常识的文化工作者。李建安敏锐的感觉到苹果树里,可能会有意外发现。于是,李建安就去了移种苹果树现场。果不其然,李建安发现了13件颜色不一品相不错的陶罐。李建安如获至宝,将这一批陶罐带回了家。这一批陶罐是新时期时代仰韶文化的卓越代表,基本上都没有图案的“素面”,唯独有一件画有图案的陶缸,上边画了鸟、鱼、石斧,即大名鼎鼎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缸,距今已有6000多年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建安是一个有觉悟的人,他将鹳鱼石斧图彩陶缸与其他陶罐一块儿上交给了国家。临汝县为了表彰李建安的文物保护举动,给予了李建安表彰。就这样,李建安就得到了5双线手套的奖励。1981年《中原文物》第一期刊登了《临汝县阎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报告》,引起了国内外考古界的轰动。由此,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声名大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鹳鱼石斧图彩陶缸的画法十分精细,不能说丝毫毕现,最起码把各种细节都给完美地展现了出来。以鹳鱼石斧图彩陶缸中的鱼为例,鱼鳃、鱼鳍、鱼眼都画得非常精细,甚至于石斧的捆绑样式也给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了。鹳鱼石斧图彩陶缸不仅为考古界研究原始社会石斧的安装与使用提供了实物考证,而且也是我国国画开山鼻祖式作品,更是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的陶画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未都指出,陶缸高47厘米,在同类陶器中算是个头比较大的了,并且画得还很仔细,确实是非常不容易。按照马未都的说法,陶器的烧制对火候要求非常高,温度越高烧制出的瓷器就越精美。鹳鱼石斧图彩陶缸的图案生动色彩和谐,可想而知中华先祖的烧陶技艺有多么的高超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实在是弥足珍贵,堪称不世孤品。后来,鹳鱼石斧图彩陶缸从河南省博物馆调到了中国国家博物馆。2003年,国务院将鹳鱼石斧图彩陶缸列为64件不可展出的国宝级文物。通过马未都的讲述,我们得以领会鹳鱼石斧图彩陶缸的伟大之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