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读《通鉴,说《通鉴》,用《通鉴》,大家好,陶陶今天为大家带来《资治通鉴》的讲解。

公元249年,曹魏太傅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从大将军曹爽手中夺走了朝政的执掌权。而在笔者看来,这场政变是中国历史长河中的节点事件,并深深影响了后续500年的历史。而司马懿所发过的一个毒誓,竟给中国带来了连绵340年的灾难。

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病重。于是,病入膏肓的曹叡将辅政大权,交给了刚从辽东平叛归来的司马懿。为了表达对司马懿的信任,曹叡甚至让幼小的曹芳环抱司马懿的脖子。这种君臣和谐的托孤场面,不禁让人想起了当年刘备对诸葛亮的托孤。

魏明帝死后,司马懿和曹爽一起担负了整个国家的重任。由于司马懿战功卓著且公忠体国,因此当时人将他与诸葛亮被当时人并称为“二相”。如果司马懿死于当时,其忠贞的形象将于孔明齐辉。但可惜的是,司马懿貌似忠贞的外表下,却隐藏着一颗奸险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爽,是司马懿老同事曹真的儿子。此人没有多大本事,却靠着祖宗的荫蔽获得辅政大臣的权力。曹爽刚一当权,便明升暗降,将司马懿任命为有名无实的太傅。司马懿见自己暂时斗不过曹爽,于是干脆托病于家,不再理会朝政。

装病,是司马懿的传统艺能。早在曹操时期,司马懿就以装病出名。然而,老谋深算的曹操一眼就看出了司马懿的把戏,但是愚蠢的曹爽,却丝毫看不出来,为其假痴不癫的假象所蒙蔽。因此,曹爽胡作非为,穷兵黩武,扶植党羽全揽国政。他不仅排挤蒋济、高柔等元老大臣,还将郭太后迁于永宁宫,并软禁了起来。

而司马懿呢?却在病榻上一言不发,眯缝着饿狼般的眼睛,研究着曹爽的一举一动。而这一观察,就是十年。在此期间,他的儿子司马师也没有闲着,他在洛阳城内豢养了3000死士,随时准备造反。更令人称奇的是,这3000死士竟一个也没暴露,更没有告密。虎父无犬子,司马师真不愧是大阴谋家司马懿的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249年,曹爽和他所有的兄弟都陪着曹芳祭扫魏明帝的高平陵。而曹爽刚一出门,司马懿便从病床上一跃而起,他和司马师、司马昭带领着3000死士,迅速占领了武库,关闭了洛阳城门。

随后,司马懿联合高柔、蒋济等人,从幽禁中的郭太后那里得到一封懿旨,追讨曹爽无君无父、擅威专权的十条大罪。郭太后早就看曹爽不爽,于是痛快地颁布旨意,将曹爽定为叛逆,并命他限期投降。

在曹爽那边,当他听说司马懿发动政变后,立即带领数千屯田兵就地扎营,以观后变。就在此时,他的死党——大司农桓范从洛阳逃出了出来。

到了曹爽大营,桓范建议:

“我们应立即带着天子前往许昌,那里有武器也有兵。同时你也不用担心粮食,我把大司农的印绶都拿过来了。等我们到许昌另立中央,就可以号召天下兵马讨伐叛贼司马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在桓范出主意之时,曹爽仍有相当大的胜算,毕竟天子仍在他的手中。天子在,大义就站在曹爽一边。如果曹爽听从了桓范建议,中国历史就将变成另一番模样。

但可惜的是,曹爽就是一个好谋而无断的白痴,当他面临这个生死抉择时,竟举棋不定,急得桓范直跳脚。

就在这时,司马懿的使者高阳、许允、陈泰等人刚好到达曹爽大营。他们拍着胸脯保证,只要曹爽交出天子和兵权,太傅司马懿绝不会害他性命,顶多只是免官,还能保住侯爵和富贵。与此同时,陈泰等人还透露一个重大信息:

“太傅指河为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那个时代,指着黄河发誓是一件相当郑重、具有神圣感的事情。黄河水,、穿越千年,指着黄河发誓,就像是基督徒以上帝发誓。若不能信守诺言,就是亵渎神明,其本身和家族将遭受严厉的惩罚。可以说,司马懿所发誓,是一个毒誓。

浩浩汤汤

听到这里,曹爽竟真信了,当即就准备交出兵权。桓范见此,急得眼泪都要流出来了,他劝说曹爽整整劝说了一夜:“政治是你死我活的,只有死战到底,岂有拱手投降之理?”

然而,曹爽早就被司马懿灌了迷魂汤,不管不顾了。他或许侥幸地想:“司马懿、蒋济都是我的叔伯,怎么会害我呢?”于是他将自己剑扔在地上:

“我亦不失作富家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这里,桓范大哭道:“曹真是大英雄,咋生出这样像猪狗一般的儿子。今天我要和这群猪狗一起族灭了!”

曹爽交出兵权后,司马懿等人将他与他的宗族关押在曹爽的府内,进行了严密监视。当猎物全部入网,司马懿终于露出了雪白的獠牙,他也不顾什么“指河为誓”,更不顾什么报应。司马懿当场下令,将曹爽一党全部诛杀。

就这样,曹爽以及8个党羽皆遭屠灭,死者达到5000多人,甚至嫁出的姑娘也从婆家那里拉出来杀掉。高平陵之变,迎来了鲜血的结末。

踏着曹爽、何晏、桓范等人的尸骨,司马懿父子得意洋洋地登上了权力的最高位。朝臣们惊讶的发现,司马懿哪还有个忠臣的样子,他根本就是居心叵测的虎狼。而司马氏,也迈出了他们篡位的脚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笔者看来,高平陵之变是中国历史的一个致命的节点。从此以后,中国的政治生态和政治道德,出现了剧烈的滑坡。

这是因为司马懿让后人明白,政治就是你死活我的斗争,对于政敌不仅要死战到底,更要斩草除根。从此,中国的政治斗争再无余地可言。

其次,司马懿让后人明白。忠诚,不过只是一个幻想和奢望。刘备以举国相托,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根本就不是常态。诸葛亮用毕生建立起来的忠义信念,瞬间被司马懿的恶行所摧毁。

更严重的是,司马懿破坏了“信用”。而“信用”,是政治稳定的基础。有信用在,人与人之间才能消除芥蒂、精诚合作。而司马懿对于“指河为誓”的背弃,揭破了最后一块遮羞布——人与人之间,根本不可能推心置腹,只有互相猜忌和斗争。司马懿的背信行为,让他的同党蒋济、陈泰等人都感到羞愧。不久后,两人都因忧郁而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马懿,为后世的野心家做出了表率:“原来还可以这么玩!”自此以后,后人们的政治斗争越来越没下限。首先,他的好儿子司马师废掉曹芳,改立曹髦;而他另一个好儿子司马昭又在光天化日杀了曹髦,开了公开杀害皇帝的先河;司马炎死后,中原爆发了八王之乱,最终导致五胡并起,席卷中原;而到了晋安帝年间,刘裕效仿司马懿父子,夺取了政权。同时,刘裕还做出更没下限的事,那就是杀掉已经被废黜的晋安帝……

司马懿不仅杀了人,还诛了心,从公元349年到公元589年,中国持续340年的内战、篡位和谋杀,其实都因司马懿而起。司马懿之罪可以用罄竹难书来形容。他的后代晋明帝听完司马懿的事迹后,更是哭着扑倒在床上:“如今狠毒,难怪晋室的国祚不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