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导语:

俗话说,“一个女婿半个儿”。

但是半个儿,毕竟不是亲儿,很多丈母娘在小夫妻发生冲突时,内心肯定是向着自己女儿的。这是人之常情。

不过,身为老人,有时要“不聋不哑不做家翁”,如果没有原则问题,尽量不要插手小夫妻之间的琐事。

因为小夫妻床头打架床尾和,老人很容易被牵扯进来,陷入被动。

今天这个故事,就是丈母娘插手女儿家事的故事,不过幸好,这个故事有个暖心的结局。希望大家读了,有所感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述人:宋阿姨,65岁,农村妇女

我今年67岁,有一儿一女,他们早就结婚了。

农村的小姑娘结婚早,20年前我就做了丈母娘,那时我才47岁,女儿22岁,女婿25岁。

女儿的婆家就在邻村,结婚后,她跟公婆住在一起。最初,女儿的生活还算安稳,但没过两个月,就出现了婆媳矛盾。

有一次,女儿哭着跑了回来,说因为一盘菜跟婆婆吵嘴了,而女婿也没有护着她。

我当时年轻,一看自己的女儿受了委屈,立刻火冒三丈,所以当女婿来家里接她时,我冲着女婿大发脾气。

我骂到,“这才结婚两个月,你们全家就欺负我闺女一个人,你们家真不是东西。”

女婿红着脸说,“妈,其实没人欺负她,就是拌西红柿,她嫌不够甜,我妈让她自己看着多放点糖,她就觉得我妈态度不好,其实没多大事。”

但我听了他的话,心里更生气了,我吼到“我心疼了二十多年的闺女,不是给你家当牛做马去的。”

看我给她撑腰,我女儿也来了劲,当场和女婿又吵了起来,女婿也年轻气盛,他们两人越吵越激烈,甚至还指手画脚的。

我不知怎么回事,当时头脑一热,冲到他们面前将他们拉开,抬手就扇了女婿一个耳光。

说实话,打完他之后,我自己也有点懵。我是第一次做丈母娘,女儿也是第一次跑回家,我觉得我得做出点强势的样子来,唯恐他们家以后欺负我女儿。

但是我知道,我这个耳光,其实不该打。因为他没什么大错。

虽然20多年过去了,我却依然清晰的记得女婿被打后的样子,他脸通红,眉毛紧拧,眼睛里都是愤恨,但他什么都没说,转身就跑出了我家。

我女儿显然也被吓坏了,她不敢再吵,也不敢再多说什么,没一会儿,就自己灰溜溜的回婆家了。

她只不过是闹小脾气,跟女婿撒撒娇,但我却把事情搞砸了。

这件事发生之后,所有的亲戚都指责我,丈夫、儿子、给女儿做媒的媒人,他们将我骂的狗血喷头,让我去给女婿道歉。

可我明明知道是自己错了,道歉的话却说不出口。我是丈母娘啊,是他的长辈,也是被他叫一声“妈”的人,我怎么能低三下四的跟他道歉呢。

如果我道歉了,我女儿会不会在婆家一辈子抬不起头?

所以,我明知自己错,却执意没有去道歉。

接下来的20年,女儿没有像我想的那样在婆家水深火热,其实她的公婆都是老实人,只是新婚时,公婆和儿媳也需要磨合,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一家生活的很和睦。

但是女婿却明显对我冷淡了很多,不再围着我喊“妈”,每次跟着女儿来我家,话也非常少,而且除非必要,他也不会来。

我看着他的样子,心里很难过,我想弥补,所以每次他来,我都做满满一桌子菜给他吃,家里有什么好东西,我都给女儿送去,每当他们遇到困难,我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去帮忙。但是,他对我却始终不肯多说话。

我们的关系,始终不冷不热的,我知道他心里还怪我,但是,我始终无法开口向他道歉。

但是,去年年底发生的事情,令我们之间的关系彻底破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年底,我突然被检查出心脏病,需要做搭桥手术。我们是农村人,儿子也是农民,平时几乎没有什么积蓄。那一刻,我们全家都愁坏了。

但是,就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女婿出现了,他给我儿子一张卡,说“这里有30万,是这20年我打工攒下的,给老太太治病先用吧。”

说实话,我真的没想到,在关键时刻,女婿会拿出所有积蓄来给我治病,毕竟我是曾经打过他一个耳光的人。

那一刻,我泪如雨下,突然就控制不住了,我哭着说,“这20年我心里没有一分钟好受的时候,是我对不起你,不该打你。”

在病房里,女婿眼圈也红了,他说“都20年了,说这干啥呢,我那时也年轻不懂事,妈你就好好治病吧。”

他终于再次叫我“妈”了,其实这句妈来的容易也不容易,容易的是,只要我道歉,他就会原谅我,可不容易的是,竟然等了20多年。

20年前,我47岁,刚刚做丈母娘,嫁完女儿心里有落差,因为是第一次做丈母娘,真的不知道该怎么给陌生人做妈妈。

但幸好,这20年,我总是默默的以实际行动在弥补,我知道,那是别人家的孩子,我没资格打他,但是我愿意用20年的时间,温暖他的心。

而最终,我等到了女婿的原谅,他也等到了我的道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婆婆之与儿媳妇,丈母娘之于女婿,其实都是一个从天而降的“陌生妈”。

这个“陌生妈”如何与儿女们相处,真的是个难题。因为既要给孩子们温暖,又要适当保持尊重,所以,做好不容易,做差却在一瞬间。

做老人的,对自己的孩子都要用心,对别人的孩子,就更要多用些心思了。既不要把他们当外人,又要把他们当外人。

说到底,其实将心比心,就是家庭中最好的相处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