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晚,印度军队与我方在加勒万河谷发生冲突,据印度媒体报道,在械斗中有20名印度士兵死亡。其中,有因为在黑夜中过于慌乱坠崖而死的,还有许多士兵是受伤之后下了前线在后方死亡的,死亡原因也很让人无语:由于伤员长时间暴露在零度以下的气温中,故被冻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情传到印度国内之后,尽管总理莫迪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告诉印度人"中国没有越界",但还是挡不住群情激奋,印度国内甚至掀起了一波"抵制中国货"的浪潮。利用印度民族主义上台的莫迪没放过这个机会,他又向印度人民承诺"20多名军人不会白白牺牲",随后在7月3日首次访问了冲突中心拉达克地区,还在经济贸易上打起了"制裁"中国的主意,宣布封禁59款来自中国的软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磋商谈判还在进行着,但是印度军方的诚意有几何却值得商榷。在冲突发生后,印度花了大价钱紧急向外国求购了大量武器,最新消息显示,购买自法国的五架阵风战斗机将于今日抵达印度。另外,印度还在不断向前沿地区调集军队部署坦克,想要"吓退"中方。

但是从血与火中建立起来的人民军队守护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自然不会被印度看似来势汹汹的阵势吓退,印度军方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见种种手段均不奏效之后,他们把解放军后撤的希望寄托在了9月寒冷的天气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7月28日,印度斯坦时报刊发了一篇名为《9月寒冷的天气将如何改变拉达克地区的中印力量》的文章,文章回顾了20名印度士兵的死亡原因,称发生冲突时,由于河水的温度接近于零度,跌落进湖水里的士兵死于体温过低,另外冲突地点位于高海拔地区,高原稀薄的氧气也是死亡原因之一。

据印度军方指挥官称,这一信息是有意义的,因为从9月开始,拉达克东部的天气将开始变得更冷,尽管双方已经进行了四次磋商,并且即将展开第五次磋商,但是要做好对峙短期内不会解除的准备。如果9月份冲突点的对峙还在继续,那么"中方面对的就不仅是寒冷的天气,还有刺骨寒风。除此之外,加尔万地区以及戈格拉温泉的氧气也更稀薄,天气情况也更加恶劣,料想中方军队不会在这种天气下坚持太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章称,由于印度和中方都已在阿克赛钦地区部署了力量,但随着天气变得越来越恶劣,中方军队不久将不得不后撤军队。另外,在温度低于零下25度的高原地区,冬季不仅会给部队造成重大损失,还会给装有火炮桶和发动机带来冻结的重大风险。而且,中国驻阿卡西钦的军队主要由服兵役的士兵组成,他们应征在中国西部进行为期三个月夏季演习,之后还要返回校园进行他们未来的学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如果印度军方所有人都抱有"天冷就能让中方放弃领土完整"想法,那真的是"天真"过头了,他们既看轻了中国军队的物资储备程度,也错估了军人们保家卫国的决心。建议印度去了解一下解放军的历史,看看这到底是一支怎样的队伍,再思考一下到底是中国军队被恶劣天气打垮的可能性大,还是印度军队被打垮的可能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