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军旗、军徽出自他手,农民之子成长为将军外交家,文化部部长

1948年12月6日深夜,在陕西米脂,伟人急忙派人请来周总理。彼时,全国解放局面已经明朗,只需要几个月时间,我们就能彻底击垮敌人,并顺利解放全国。看着百万规模的人民军队,我们的军旗军徽还没有。如何设计一款符合我军的军旗,军徽,这成为最为关键的事情。在深夜,伟人辗转难眠,他这才叫来了周总理一起商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到伟人房中,听了他的话,周总理微微一笑,眼下咱们身边就有能人。说着,他指了指设计21年建军周刊封面作者,黄镇。看到这个名字,伟人脸上洋溢出笑容,心里不在担心了。从长征时期开始,黄镇便紧紧跟随红军,他的本事非常出众,文化造诣也很高。当众众人的面,伟人夸奖他"能文能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到设计军徽,军旗的命令后,黄镇立刻开始准备。此时,他已经是部队的将领,身上肩负重要指挥责任。即便如此,他还是熬夜琢磨,在听取了多方意见,并向上级逐一汇报之后,他设计出了优秀的作品,也就是大家目前看到的军旗,军徽。整体上来看,军旗,军徽形象灿烂,殷红的背景呼应革命,八一符号突出闪亮,大方明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样的设计,伟人,周总理,还有各位老帅都非常满意。1922年,黄镇考入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毕业后,他分配到了母校中学工作。在那里,他就悄悄开展了革命斗争。后来,他投笔从戎,正式加入了红军队伍。长征时期,他紧随上级,从未放弃。凭借着文化底蕴,他在指挥战斗中也大显身手。许多人对他刮目相看。上级也给予了他更大的责任。而许多人都并不知道,他其实只是一个普通农家弟子而已。所有的文化基础,都是自己苦读换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黄镇将军被调离了军队。此时,我国外交部人才匮乏,周总理点名让黄镇负责亚非事务,并积极去往各国叫好。1964年,他又被派去法国担任大使。要知道,法国人能够顶住重重压力,并和我国密切来往,黄镇大使付出了巨大努力。在一众高级将领中,周总理对他情有独钟。因为他说话霸气外露,做事一丝不苟,对外交往又绵里藏针,黄镇也赢得了"将军外交家"的美誉。在整个外交部中,他俨然是周总理之外的第二位核心领导者。1977年,早就到了退休年纪的他再一次被请出来了。在全会之上,他当选文化部部长兼任中宣部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