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人信佛,家中摆着佛像,上着佛香,挂着佛牌。家中也就两餐,过午不食。老人年岁已高,家人看着虚弱的身体,担心。便劝老人说:“吃点吧,没事的。”老人摇了摇头,说:“佛不忍饿鬼道众生闻食之香,我如今又怎因肉欲破此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人见如此,也不好意思说些什么,便不再言语。老人依旧不吃饭,他坚持着他的信仰,可佛陀却从未说过“过午不食”,为何现在却要成为一大戒律?

这件事情,要从《增一阿含经》说起。佛陀在路过精舍传法的时候,对弟子说:“我每天只吃一顿饭,便觉得精力充沛,且气力旺盛,不知疲惫。”正所谓,一餐坐一天,这是佛陀的养生之道。希望其他弟子也学习他,减少身体对食物依赖,减少肉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底下的众罗汉听完纷纷摇头,说:“不行的,我们少吃一顿饭,身体都会没有力气。”佛陀回答说:“那你们可以化缘,讲化缘的食物,分成两次付用。慢慢地,身体就会减少,所有的依赖。”罗汉摇头,说不可。佛闻,不语。

其实,我们通过佛经记载,可以看出。所谓“过午不食”一开始只不过是佛陀自己的养生之道,并没有强制成为戒律。佛陀只是提倡减少饮食,来摆脱身体对食物的依赖,更好的修行。

那从何时,“过午不食”从建议,转变为戒律了哪?这其实,源于一个意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传,当时一修行者,半夜饥饿,便起身出去化缘。可当时天气,并不晴朗,而且半夜的时候,天色漆黑,大街上空无一人。修行者走在路上虽然不怕,但是夜色烘托着还是略显诡异。再加上当时电闪雷鸣,似有暴雨,同时,修行者也皮肤黝黑,于黑夜差不多融为一体。

他来到一位长者家,长者的妻子已经年过半百,且身体抱恙。本来是乐善好施,想着家里还有一些剩饭,给了也罢了。谁能想到,这修行者相貌有些丑陋,再加上晚上看不清,长者的妻子以为见到鬼了,便昏了过去。这昏迷不要紧,可是多种病夹在一起,长者的妻子,不幸去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此,国里有一系列传闻,但是总体来说,就是一句:“一僧人半夜出来,化缘,实际上是鬼化身。”人们的传闻越来越难听,甚至还说:“长得丑就不要出来!。”修行者郁郁寡欢,佛陀也难平众怒。可出了事就要认,犯了错就要改。

佛陀见此,便立下了“过午不食“戒律。或许,这就是佛陀的因果报应吧,无法克制自己的肉欲,那边无法修得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