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高带来的方方面面问题是很多的,这点大家应该也都很清楚。

房价过高,会导致整个社会成本压力过高,不但做生意成本高、企业运行成本高、包括我们居民日常生活成本也会很高。透支六个钱包来买房,背上高价房贷,每个月承担巨大的偿贷压力情况下,即使我们有心想多消费,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根据央行在2020年最新的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的负债参与率是56.5%,其中房贷是家庭负债的主要来源,房贷占了家庭总负债的占家庭总负债的75.9%。此外,根据央行的数据统计,刚需型房贷家庭的负债风险和偿债压力是最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上面图表的数据显示,刚需型房贷家庭的债务风险尤其突出,这三项指标分别为24.2%、151.3%和33.0%。刚需型房贷家庭的资产负债率是24.2%、金融资产负债率151.3%、月偿债收入比为33%。

这个是远高于投资型房贷家庭。这主要是因为,刚需型房贷家庭通常都是不算太富裕的家庭,挤着6个钱包才把首付凑齐了,这使得刚需型房贷家庭的金融资产负债率比较高,同时偿债压力也比较大,平均1/3的月收入都要拿来偿还房贷。相比之下,投资型房贷家庭,通常都是有多套房,家庭比较富裕,收入也比较高,所以反而月偿债收入比要低很多。

这配合另外一个数据,比较能说明问题。那就是我们居民负债还有集中化的问题,负债最高20%家庭承担总样本家庭债务的61.4%。这实际上说明投资多套房的人所持有的房子数量,是高于刚需型家庭所持有的房子数量。这个从另外一个数据可以得到证实。根据央行数据,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住房拥有率为96.0%,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占比为58.4%,有两套住房的占比为31.0%,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占比为10.5%。所以拥有两套及以上的家庭所持有的房子数量,是高于一套住房的刚需家庭数量。

但反而,拥有住房越多的家庭,其家庭资产中的住房资产占比反而越低。拥有一套住房的家庭的总资产中住房资产的占比为64.3%,有两套住房家庭的住房资产占比为62.7%,有三套及以上住房家庭的住房资产占比为51.0%。这是为什么投资型房贷家庭的负债率和偿债压力都比刚需型家庭低的原因,这客观体现出我们的贫富差距的压力。

比较讽刺的是,恰好是因为多套房投资的增多,是房价上涨的主要推动力,而非来自于刚需型购房。但多套房的投资,反过来增加了刚需型购房的压力已经偿债压力。这实际上是为什么房地产税一直被拿出来说,并且是针对多套房收税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解决究竟是把房子当做投资,还是拿来住的问题。本质上就是“房住不炒”。

如果人们坚信房价会持续上涨,那么基于过去十几年投资房子的巨大收益,会让越来越多人坚信未来房价还将继续大涨,从而加入到投资房子的行列里,进而推升房价,反过来导致刚需型购房的大量普通人,不但要承受这巨大的焦虑,还要承受巨大的偿债压力。这是一种不公平的社会财富绑架现象。所以,为什么要一直说“房住不炒”。

本质上就是要把房子是拿来住的,而不是拿来投资的理念,不断的跟大家宣传。其实这背后已经很明显透露一件事情,那就是国家不允许房价继续大幅度上涨。如果能够把房价长期维持在一个窄幅震荡的滞涨区间,至少可以让大量刚需购房者不至于有那么压力,生怕晚一点买房,就再也买不起房。那么刚需购房者,至少可以不用拼命攒钱,省吃俭用来尽快凑够首付买房,而是可以比较以轻松的心态,先消费把生活过好,慢慢攒钱等到存够钱再买房。所以,如果房价继续上涨,不但巨大的虹吸效应会把社会上的大量资金都再一次卷入房地产里被固化,还会导致人们因为对房价持续上涨的焦虑,而产生不敢消费来拼命攒钱凑首付的现象。这毫无疑问,会对当前想要通过扩大内需来实现经济内循环,是相违背的。进一步说,国家也喊了好几年房住不炒了。而且明确把“房住不炒”上升为国家战略了。

如果在国家如此三令五申的明确声明“房住不炒”的情况下,房价仍然还是被炒作上去,那么我们的信用何在?如果连这点信用都没了,以后再出什么政策,谁敢信?所以,不管用什么办法,国家都会严格执行房住不炒,来坚决遏制房价的炒作现象。这是为什么今年在炒房势头有所抬头的情况下,国家层面就通过一系列手段来给房地产市场降温,

比如深圳出来最严限购,而之后深圳周边,比如东莞房价又开始炒作起来的时候,马上东莞也跟着出最严限购。包括就在前几天,央行刚下发通知,在摸底线上消费贷款违规流入楼市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包括更早之前,召开高级别的房地产工作座谈会,来给各方敲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系列措施,都只是为了一个目标,那就是从全国范围内遏制房价炒作的问题,确保“房住不炒”。

当然了,这只是全国范围。房价问题比较复杂的地方在于,每个地方具体情况都不太一样。所以具体到某个城市房价的涨跌问题,这个还真不太好说。因此,我一般也比较少会去分析房价的事情,毕竟一城一策,各地情况都不一样。只不过,从全国范围内看,国家对于遏制房价炒作的态度还是很明确的。这是因为,当前如果放任房价进一步去上涨,甚至疯涨,那么对我们经济的杀伤力确实太大了。而我们如果想要实现“经济内循环为主”以此来让我们度过当前难关的话,遏制房价上涨,就是首要前提。因为只有让大家相信房价不会进一步疯涨,会顶多维持在当前水平窄幅震荡,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消费,敢消费。

其实现在人们的进一步消费压力确实还是蛮大的。以独生子女居多的80后来说,不但子女教育成本高,还要偿还房贷等诸多压力之外,还有着独生子女家庭可能面临两个人赡养4个老人的情况。毕竟80后的父母,陆陆续续也都差不多60岁了,到了需要退休被人赡养的年龄。

所以80后这代人,实际上是当前方方面面的压力最大的一代人,还可能面临经济形势不景气情况下,随时可能出现的“中年危机”。这实际上也是当前人们不敢消费的很重要原因。所以,从战略来说,去实现“经济内循环”是符合我们长远战略规划的方向,也符合时代趋势。但想要实现“经济内循环为主”也是一个需要比较漫长时间去实现的长远目标,这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实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