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成为压垮东汉朝廷的最后一根稻草。
黄巾起义虽然失败了,但东汉朝廷元气大伤,一蹶不振。群雄纷起,诸侯争霸,恰似春秋战国再现。
那是绝对的乱世,许多饱学之士茫茫然,不知所措,在乱世的漩涡里,苦苦挣扎。
其中有一个叫刘表的中年儒生,接受相国董卓的推荐,到荆州上班。
诸君可能感到奇怪,这董卓架空皇帝,独霸朝纲,那是奸相啊。刘表听从董卓的安排,那刘表肯定是奸臣、小人无疑!
东疆珠只能说,你想得太简单了!
那时刘表已经48岁了,四十知不惑,在朝中担任北军中候,掌监北军五营,秩六百石。五校尉秩均为比二千石,用品秩低的官监察高官,汉及汉后各代,常有其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表在第二次党锢之祸里,与同郡张俭等受到讪议,被迫逃亡。
这么说吧,刘表48岁前,没混出什么名堂,只是朝中小官,还逃亡过。
史载刘表身长八尺余,姿貌温伟,是个美男子。他年轻时受到良好的教育,参加过太学生运动,被称为"八俊"之一。
刘表家世不错,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所以有读书机会。
刘表匹马,前往荆州。
他为什么这样做?不带随从呢?
因为那时强盗太多,坐马车去荆州上任吧,半路之上,很可能被劫。
一路之上,刘表见村庄萧条,宗贼不断,只得昼伏夜行,穿小路,好不容易过了南阳,单马入宜城。
此行刘表作了精心安排,他决心在荆州干出一番事业,在荆州养老!
刘表首先找到延中庐县人蒯良、蒯越及襄阳人蔡瑁等人,与他们研究固荆之策。简言之,怎样运作,让咱们控制荆州的军政大权,过上滋润的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荆州有八郡,相当于原来的楚地,一旦控制住整个荆州,就具备了较强的实力,周边诸侯绝对卖帐,不会轻易发难。
蒯良认为收拾荆州烂摊子,必须广施仁义,安定民心,才能兴治。
蒯越说治乱还得靠权谋,光搞仁义不行。袁术依仗四世三公的身份,有恃无恐,乱点鸳鸯谱,早晚会垮掉,我们不必亲近袁术;苏代、贝羽这些贼首有勇无谋,我们示之以利,就能搞掂他们。我们先募兵,昭以大义,剿灭山贼,就能在荆州享福了。
刘表大喜,派蒯越请宗贼五十余人赴宴,席间刘表发难,命令刀斧手将赴宴宗贼全部斩杀!
注意,这些赴宴的宗贼呀,是荆州各地强盗的代表。如此一来,刘表很快剿平了荆州各郡的强盗,发展农桑,兴办学校,荆州大治。就连诸葛亮这样的外乡人,也拖家带口,跑到荆州落户。
关东群雄讨伐董卓,刘表老谋深算,没有参加,目的是保存实力。还有一点,向诸侯表明态度,我刘表热爱和平,不会造朝廷的反。
弄死孙坚后,刘表以西伯侯(后来的周文王)姬昌自居,在荆州当起了土皇帝。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表自然不悦,不交纳赋税。孟德啊孟德,你搞你的,我搞我的,互不搭界。
官渡之战时,袁绍想到刘表是盟友,请刘表出兵,攻打曹操侧背。刘表玩太极,答应出兵,却不出兵。
张绣、袁术、刘备、吕布、袁绍等诸侯全被曹操搞掂,刘表这才着慌,立即接纳逃难的刘备。表面上十分客气,但并没有重用刘备,给了刘备少量兵马,让刘备驻扎在新野,做北部屏障。曹军来时,玄德弟先挡一阵,这叫战略缓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在稳定了中原的局势后,开始向南方发展,荆州成为他的第一个进攻目标。
此时六十五岁的刘表老迈昏聩,连立嗣的事也没搞好。他先考虑让长子刘琦接他的班,后被小老婆蔡氏一力撺掇,决定立次子刘琮为荆州之主。
历史没有给刘表充足的时间处理好立嗣之事,赤壁之战前夕,精明过人的荆州王刘表一命呜呼,与世长辞。
后面的故事大家很熟悉,曹操率大军南下,攻打荆州,刘琮投降。
在刘备后方的刘琮决定向曹操投降,在新野战场的刘备毫不知情。
曹军大至,刘备带着新野军民,落荒而逃,一直逃到江夏,在刘琦那儿落脚。
如果刘景升知道后面这档事,肯定悔青肠子,绝对会把荆州之主传给刘琦。
刘表博学多才,在任荆州牧其间,曾经与当地学者共同著作了一部名为《荆州星占》(或名《荆州占》)的天文书籍,并在后世流传了几百年。
据《全后汉文》载,刘表著有《周易章句》五卷,又有《进谏王畅》、《后定丧服》(即《五经章句》,与宋忠等共撰,见《经学辑佚文献汇编》)等作品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