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每个家庭的大事,也是决定一个孩子未来人生命运的大事,父母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精心培养,为了就是在高考这一刻能够金榜题名,考上一所好大学。

在很多中国式家庭中,孩子是父母全部的生活重心,父母将所有的关注和财力都投向了孩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父母对孩子心理上的需要更多,而孩子对父母只是经济上的需要更多,尤其在孩子高中毕业、成年、填报志愿的时候,这种矛盾逐渐显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在高考的相关论坛贴吧里,就看到有不少同学反映在填报志愿过程中和父母产生了矛盾,并引发了强烈的共鸣。

其中有一位女生,表示自己是独生女,高考考了658分,从小到大父母都对自己关爱备至,在学习上更是花了不少钱和心思。父母一方在事业单位、一方在国企;一个只是普通员工,一个算是中层干部。说起来工作都非常稳定,生活条件也不差,但也并非大富大贵的家境,在孩子身上的投入对家庭来说的确不算是小数字了。

高考成绩出来后,女生和她的父母都很开心,觉得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女儿也没让自己失望。然而好景不长,亲子间的矛盾迅速爆发,原因自然是在填报志愿时产生了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女生一心想到外省去读大学,见见世面,也见见不同的地域、城市和文化;当然,女生也承认,想去外省读大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动机,就是能离父母稍远一些,少被他们管,自己可以更自由地度过大学时光

父母却很不理解,一来当地就有不错的985名校,而且以女生的成绩,专业基本可以随便挑。去外省的名校,分数线更高一些,专业也会受到限制。况且,报当地的大学,离家近一些,方便照顾,有事随时可以回家。然而,女孩心想:后者恰恰是自己想要躲开的,如果在当地上大学,逢周末估计就必然被父母逼着回家,想和同学出去玩估计都要遭到父母的唠叨

女生真的很想向父母言明心中的想法,然而以父母的性格和对他们的了解,觉得他们肯定无法理解自己,反而会觉得自己不孝顺。想到这里,女生就知道默默地闭口不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表达了心中的苦涩后,很多学生纷纷留言,表示感同身受。作为已经高中毕业、成年的学生,大多都经历了18-19年被父母和老师约束、看管、埋头学习的过程,很多学生从来没有离开过本省甚至本市。如今长大了,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很想走出去看看

笔者认为,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如果一个孩子对外面的世界丝毫不好奇,不想出去见世面,只爱待在家里,那他才是没出息的

而很多父母竟然认识不到这一点,以爱的名义,去捆绑孩子的人生?这种心态显然是不对的。并不是孩子长大了、翅膀硬了,就没了良心,要飞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鸟儿长大了,就要自己飞去捕食;孩子长大了,也要有自己的成长道路和独立空间。需要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孩子离开家、去上大学后,很多父母需要重新找到生活的重心,培养个人爱好。对孩子应当给予信任,放手任由他们去闯荡、去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