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事件是资本主义社会自诞生以来发生最大危机和灾难,此前的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家也有小规模的经济危机,不过这种经济危机一般只持续一两年,带来的破坏性也很小。但是开始于1929年的大萧条却持续了11年之久,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到来之前,失业人口比例一直高于15%,而这次经济危机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直接引发了世界强国的火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发生?

其实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的那一刹那,经济危机的原因就已经注定了。在这里我不会用太多的专业术语讲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而是用一些通俗的语言来表达经济危机的发生过程,当然读者要注意通俗语言和比喻的例子往往意味着表达会很不太准确,因为通俗语言会导致个别术语的定义不太清晰从而使得认知的割裂,进而产生歧义。

根据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其实经济危机的本质并不复杂,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

生产>消费

读者经常看到“生产过剩”这个词汇就是这个意思。

一般的生产关系是这样的。在资本社会里只有两个群体的存在,一个是资本家,另一个是工人阶级。我们把资本主义社会简化为一个菜刀加工厂,资本家建立菜刀加工厂,提供制造一把菜刀所需要的原材料比如钢铁、木头等等,工人用自己的手打造一把菜刀,然后资本家把菜刀拿出去卖掉获得利润。所以资本家的赚钱模式是:

利润=售价—成本(即原材料的本钱+工人工资)

我们要知道一把菜刀的原材料成本是不可不能减少,因为铁就来自于铁矿石,世界上就这么多,你怎么搞铁的成本还是在哪里。唯有工人的工资可以压榨,工资越低资本家的利润越高,假如一个工人打造一把菜刀的劳动过程实际价值10元钱,那资本家可以给工人1元钱,夺取剩余的9元钱。因为资本家给予工人1元钱工资一般是劳务市场上行情价,实际暗中剥削到手的9元钱就被资本家独吞了,这9元钱就是剩余价值,这也是为什么资本家越来越富裕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这也导致一个结果:

菜刀的总售价>工人的总工资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资本主义的矛盾之处。资本家在生产菜刀的过程里获得利润,那他肯定想要扩大工厂的规模、雇佣更多的工人、准备更多的原材料用于生产菜刀,因为这可以赚取更多的钱财,这就是“扩大再生产”。但是这个时候要注意到买菜刀的人都是谁?因为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永远是少数人,而工人占据了绝大多数人,所以买菜刀的人也是工人,所以就造成了一个后果:

工人生产的菜刀由工人购买,但是工人的工资被资本家剥削之后不足以购买全部的菜刀,那菜刀肯定会有剩余。当资本家扩大再生产,搞出的菜刀数量太多,工人无法购买消费全部的菜刀,菜刀加工厂的菜刀卖不出去,工厂无法赚取利润,资本家就会裁员导致工人失业,工人没有生活来源陷入贫困,自然引发社会危机。

由于世界各个工厂工人生产的商品是由工人群体消费。由于工人生产的商品总价格>工人的总体工资,那肯定有商品剩余出来,造成生产>消费的,自然会引发经济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的比喻只是一个十分粗浅的比喻,因为经济学的概念十分繁复,马克思经济理论就有剩余价值、绝对价值、相对价值、使用价值,系统的论述经济危机的过程,另外外国经济学家和本国经济学家也有各种各样的解释生产过剩的问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研究一下。

美国股市大崩溃

1929年的大萧条发源于股票市场的崩溃。在1919年到1929年之间,由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从一个债务国摇身一变成为债权国,在1924年美国掌握的黄金总额到达世界黄金储备的二分之一,资本主义的金融中心由英国转移到美国,美国的社会呈现欣欣向荣的状态。

在国家经济上,从1919年到1929年,美国国民总收入由650.9亿美元上升为828.1亿美元,人均收入从620美元上升为681美元,工业生产比重占世界的48.5%。社会经济大发展在普通人的身上显示得比较明显,一个普通美国工人只需工作四个月就可以买一辆T型车,甚至美国人还搞出了分期付款的消费模式,这一时间当政的美国总统是柯立芝,所以又被叫做柯立芝繁荣。

经济的繁荣促进了股票市场的繁荣,美国的股票市场在柯立芝繁荣时代一路高歌猛进,一开始进入股票市场的美国人只是买入股票赢得分红,但是股票的价格一路上涨,这导致一些人想要买卖股票赚取差价,于是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当时的美国股票市场,大量的金钱被投入股票市场,这造成了股票的虚高,因为社会生产的总价值就这么多,股票依赖于社会生产的总价值,虚高很有可能导致经济崩溃。于是很多人开始准备抛售手中的股票,赶紧撤资离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929年9月初,已经有人开始抛售手中的股票造成美国股市下跌,不过此时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股票价格还是立刻反弹,不过从9月到10月这段时间里股票开始下跌,10月4日收盘时,美国无线电公司股价从114.75美元跌落至82.5美元。不过当时的很多人认为这只是正常波动,因为大多数人还是紧握手中的股票,觉得股市很快复苏,很多人还预测股票会上涨,到了10月下旬,真正的灾难来临。

1929年10月22日,星期二,股市开始反弹,当日收盘前最后一刻吐出来大部分涨幅。10月23日,星期三,股价清盘开始。股市交易量超过600万股,下午3点收盘时,股票价格收报机的显示已经慢了104分钟,综合50家铁路和工业个股的《纽约时报》平均指数下降18.24点。10月24日,星期四,也被称为“黑暗星期四”,有人抛售肯尼科特铜业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的2万股,这一举动引发了抛售狂潮,大量的股票被人交易者抛售,直接引发股票下跌狂潮。

1929年10月29日,星期二,当天上午10点,纽约证交所大厅里的开盘钟声刚刚响起,抛售狂潮来袭,无论是普通美国市民还是股票大经纪人都加入抛售狂潮之中,这一天股票交易量创下了1641.003万股的历史新高,股票大幅度下跌使得企业根本无力偿还银行贷款导致破产,工人大规模失业,企业这些坏账引发银行破产,导致经济无法正常运行从而进入萧条状态,导致经济萧条,无数的贫困人口开始在美国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大萧条

美国是20世纪30年代的第一经济体,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美国经济的崩溃自然诱发世界的经济危机,世界开始被美国带入大萧条时期。最先出现状况就是德国,德国在一战之后接受英美安排的《道威斯计划》,英美的目的是想让德国经济复苏后偿还战争赔款,美国同时也把自己国内剩余资本拿到德国去消耗赚钱。

在美国股市崩溃后,美国要求德国偿还贷款,同时撤走贷款,这导致德国经济立刻崩溃,从1929年美国经济崩溃至1933年底,德国失业人数已高达800万,1931年7月13日,德国三大银行之一的达姆斯达特银行宣布倒闭,倒闭的中小银行则有200多家,德国深受大萧条的侵袭。英国和法国也在大萧条中损失惨重。从1929年到1932年,法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36.2%,英国下降了23.8%,英法两国都有将近300万的工人失业,在1931年德国大批银行倒闭之后,英国银行步入后程,各个国家都从英国首都伦敦提取黄金,英国黄金外流以至于被迫放弃金本位,实行货币贬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济大萧条之下,各个国家开始了经济战争,也就是一方面提高进口税率,高筑关税壁垒,限制外国商品输入,以保护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则实行货币贬值,廉价对外倾销本国商品。在1930年美国通过《霍利—斯穆特关税法》对外国商品增加关税,引发了其他的关税战争。法国对进口美国小汽车增税60%。英国于1931年制定紧急关税法,对棉纱和棉织品征收50%的重税。1932年,德国推行新税法,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100%的关税。这使得原本经济状况就很差的世界各国更加深陷经济危机的泥潭之中。

在这一过程中各个国家开始形成各自的经济集团,美国组建美洲国家建立了“美元集团”,英国组建大英帝国旗下的各个殖民地建立“英镑集团”,法国在1933年曾经联合荷兰、瑞士、比利时、意大利、波兰等国家组成了金本位集团。此后各国的金本位也被逐渐放弃,除了上文所说的英国,1931年12月日本宣布放弃金本位,1933年4月美国放弃金本位。但是在1935、1936年金本位集团国相继放弃金本位,目的是为了贬值货币,加大出口。由于经济战使得各个国家都没有得到好处,反而加剧了经济危机下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按照《国际关系史》记载,这场经济危机使得资本主义世界遭受了价值2500亿美元的损失,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总损失1700亿美元还要多800亿美元。在经济危机下社会变化已经不可避免,德国和意大利、日本先后走上法西斯主义,经济危机最终变为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