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小学老师感觉自己越来越难当了,一方面要应对工作业绩和职称晋升的要求,另一方面还有应对各种各样的学生和家长,想让大家都满意,又要小心犯错误,实在是太难了。

如今,家长的水平也在提升,很多家长的学历也非常高,是各行各业的精英。而很多中小学老师学历都不如学生的父母,这也就导致了家长不如以前那样崇拜老师、挺老师的话了。如今,每个人对教育都有一套自己的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老师学历不如学生家长,感到底气不足

亲戚家的孩子去年刚本科毕业,读的是一所省属师范高校。尽管不是什么985/211,但在省内还是比较得到认可的。毕业以后,进了一所省会城市的重点小学,按理说是非常不错的单位了。

可是,工作没多久,有一次学校做了一个针对学生家庭情况的调查,为的是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因材施教。调查中有关于学生父母的一些个人情况,包括学历、职业等等。

这位亲戚家的孩子突然才知道,原来她班里孩子的父母很多都是高知分子。有的是主任医师,有的是大学教授,有的是知名互联网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看了名单之后,这位年轻的老师突然就慌了,此前不知道时还没有感觉,从那以后,再和家长沟通时,不自觉地就感觉自己矮三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老师学历不如家长:家校矛盾的根源?

过去的老师,尽管学历也不高,但当时高学历的人更少,老师反而算是学历较高的人群。同时,过去的中师因为能解决户口、工作包分配,吸引了不少优秀学子,甚至比考大学的竞争都激烈。因此,尽管学历不高,但综合素质还是不错的。

然而,当前高学历人才越来越多,大家的学历普遍升高,研究生已经不稀奇,要是985/211或海归研究生才比较有底气。这时,作为普通师范院校毕业的老师,即便是硕士,有时也显得拿不出手了

很多中小学老师私下里会议论:现在老师这么不好当,家校矛盾越来越严重,其实是因为自己的学历不如很多家长。家长们嘴上忌惮老师,心里其实瞧不起老师,觉得他们还不如自己懂教育。没事时一切都好,稍有问题和分歧,就很容易闹出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中小学老师的素质和待遇都应提高

在欧美很多国家,越是幼儿园、小学等低年级的老师越稀缺,选拔标准越严格;同时,学历和待遇方面,也不比职业学校以及大学老师低多少,甚至差不多

而我国的情况刚好相反,高学历、博士人才都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学历越低,越流向基础教育,而投入到基础教育的经费也不及高等教育。其实,这是本末倒置,基础教育至少应该和高等教育同等重要,尤其是在性格、人品的养成方面,孩子从小还能塑造,成年以后就很难改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小学老师的学历和综合素质还应全面提高;同时,中小学老师的待遇也应继续提升,课题项目除外,至少应该与大学老师的基本工资、课时费收入齐平。如此,才能使更优秀的人才愿意到中小学任教,给我们的孩子提供一个更高水准的教学环境,也能让老师得到家长们的尊重和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