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多长痈和腺肿胀的人都活过来了,但吐血的无人生还。”该描写来自卡尔.莱希纳的著作《德意志大瘟疫:1348—1351》。

这场让欧洲人胆颤的中世纪瘟疫,就是“黑死病”。 美国学者洛伊斯.N.玛格纳所著的《传染病的文化史》(该书中文版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称:“从公元1346年到1352年,黑死病可能造成了欧洲30%至60%人口死亡。瘟疫的幸存者预测,那些没有经历过‘大死亡’的人将永远无法理解这场灾难的严重程度。”

“通常的传染源是黑鼠,有时又被称为老英国鼠。这种动物与人关系密切,是一种有着黑绒毛的很漂亮的小家伙。与棕鼠不同,它喜欢住在房屋、船上,而不是住在农庄、下水道里。与人关系亲近使得跳蚤很容易就从老鼠身上跳到人身上,也就会传播鼠疫。这种病不管是对鼠还是人,一旦传染上就有很高的死亡率。”弗雷德里克.F.卡特赖特和迈克尔.比迪斯所著的《疾病改变历史》中这样描写。

黑死病有如下四个显著特点:

一、 喉咙和肺部的坏死性炎症;

二、 胸部剧痛;

三、 大口小口地吐血;

四、 病人的呼吸及尸体有鼠疫气味。

弗朗西斯.艾丹.加斯凯在《黑死病:大灾难、大死亡与大萧条》(该书中文版已由华文出版社出版)一书中提到:“几乎当时所有关于疾病的详细记录都提及了上述特点,尽管不是所有因病致死的人都呈现出所有这些症状。但有一点非常清楚,许多人—确切地说是大量的人—因为肺的快速腐败吐血而死,但没有出现任何肿块或痈的症状。”

“吐血的人很快就死去了。有些人本来身体健康,但突然就吐血,然后便死去了,无药可医。”文字出自多明我修士约翰.德科尔纳扎诺的《皮亚琴察及帕尔玛史》。

教皇在阿维尼翁的医生居伊.德.肖利亚克目录了疾病的整个过程,他留下的观察记录是有价值的医疗记录。他说该流行病可分为两类。第一类的特征是“长时间发热、吐血,有这些症状的病人不出三天就死掉了”,第二类便是广为人知的不太致命的淋巴腺鼠疫。

“我百分百地确信,黑死病与前之后的瘟疫存在巨大差异,这是一种新型的流行性疾病。”一名著名的法国医生这样评价。

黑死病显示出各种各样的特征:有人突然得病,几小时内便命赴黄泉;有人则沉睡不醒,喊也喊不起来;有人则因发热而无法入睡。这种疾病出现时,病期一般为三至五天,但到疫情末期,那些生肿块病人的恢复期则长达数月。

据拜占庭皇帝约翰.坎塔库津的记录,这种疾病是无法治愈的。无论是有规律的生活还是强壮的身体,都无法抵抗这种疾病。不管你是身强力壮,还是弱不禁风,都会被疾病击倒。衣食无忧的贵族和一无所有的穷人一样难以避免死亡。这年没有其他类型的病,所有的疾病都是这种流行病的样子。医学在疫情面前无能为力。病人生病的过程不尽相同,有的突然死去,有的病情持续了一天,还有的仅仅持续了一小时。那些病情能持续两三天的人先是高烧。接着疾病侵入大脑,病人失去了语言能力,对周围发生的事情毫无知晓,看起来像沉睡一般。如果病人能苏醒并且想说话,他的舌头也动不了,只能发出几个模糊不清的音节,因为病人的神经已经麻痹了。接着。病人便突然死去。

另外一些病人不是头部出现症状,而是肺部。呼吸器官很快发炎。胸部剧痛,吐血。病人呼出的气变得恶臭。喉咙和舌头因高烧变黑充血。

《锐智号》老姜查阅了果壳出品的《用两千年战瘟疫》,其中描写:“感染了这种病的人,多半都难逃死亡的厄运。除了祈祷和逃走之外,人们不知如何是好。在极度恐惧之下,人们想出了各种办法,比如烟熏房间、用尿洗澡、烧灼淋巴块并放上干蛤蟆……然而这些都不见效。政府出台了很多措施,包括强制性的汇报、隔离病人、焚烧黑死病死亡者的物品,并颁布禁止医生离开传染区的相关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