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西藏是神佛的领域,这话其实可以从两个层面解读。首先,她是神话传说的沃土,几乎任何事情都会有神话前来助兴。其次,她还是佛教的国度,生活里时时刻刻都有佛教及信徒的影子。就是这样的领域中,作为藏族同胞心爱的饰品之一,绿松石自然少不了神话传说的包浆。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种美丽宝石背后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遥远的吐蕃时代,伟大的松赞干布心中一直有个执念,这就是想迎娶一位唐朝公主作为妻子。为此,他不惜挑起以武力威胁的方式,展示自身的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松赞干布

公元636年(贞观十年),松赞干布派遣使节觐见太宗皇帝,使臣只有一个目的,请求“尚公主”(迎娶唐朝公主为妻)。
当时,大唐正处于贞观盛世,国力勃勃而兴。李世民手下的一干猛将征伐四方,将周边异族揍得鼻青脸肿。
突然从西南崇山峻岭之外,出来一个自称“吐蕃”的政权,请求“尚公主”。
唐朝公主虽然产量高、存货足,但李世民对出嫁公主还是有门槛的,而唐朝使臣对吐蕃的描述,实在是达不到瞄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步辇图》

据说,松赞干布临行之时,反复交代禄东赞,务必要迎娶一位聪慧的唐朝公主为妻。这可把禄东赞愁坏了,在路上他反复思量,终于心生一计。

来到唐朝后,他给公主们出了一道考题,要求把一小堆中间有孔的绿松石串成项链。此题难住了众多唐朝公主,只有文成公主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她将一根纤细的秀发系在蚂蚁身上,让蚂蚁拖着自己的秀发穿过弯曲的小孔,成功的将绿松石穿成了项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成公主解决了难题,自己也嫁给了一位英雄。悲催的蚂蚁,却因为系着发丝被勒成束腰的模样。这当然是个传说,蚂蚁腰细肯定不是被公主头发勒的。而且,在另个传说中,禄东赞在长安也没机会给公主出考题。他自己都被李世民的考题,折磨得欲仙欲死,这段故事被称为“六难婚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小的松石项链,承托着一段美好的因缘,也凝系着唐蕃两国人民对和平的渴望,行走在古道之上。如果说,文成公主的松石项链代表着和平,那另一位公主的松石便代表着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穹隆银城遗址

西藏阿里地区有个强大的王国,名叫象雄(汉史称‘羊同’),此国绵延的时间远早于吐蕃,一度国力也远强于吐蕃。唐人杜佑所撰《通典·边防卷六》记载:“大羊同东接吐蕃,西接小羊同,北直于阗。东西千余里,胜兵八九万人。其人辫发毡裘,畜牧为业。地多风雪,冰厚丈余,所出物产,颇同蕃俗。无文字,但刻木结绳而已。刑法严峻。其酋豪死,抉去其脑,实以珠宝,剖其五脏,易以黄金,假造金鼻银齿,以人为殉,卜以吉辰,藏诸岩穴,他人莫知其所,多杀牦牛羊马,以充祭祀,葬毕服除。其王姓姜葛,有四大臣分掌国事。自古未通,大唐贞观十五年,遣使来朝。”这个强大的国家,到松赞干布的时代,已开始走向末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象雄遗址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吐蕃对象雄依旧不敢轻视,两国以姻亲方式进行联盟。松赞干布将妹妹萨玛噶,嫁给象雄王李弥夏为妃,自己也娶了李弥夏的妹妹为妃子。可惜,这并不是一段美妙的因缘,心情失落的萨玛噶,长久的徘徊在圣湖玛旁雍错岸边。吐蕃使者到来时,公主用头巾包住一堆绿松石,请他转交哥哥,并唱到:“我陪嫁之地啊,是穹窿银堡寨,他人均谓地域宽广。从外观看是险峻山崖,从里看是黄金宝石,在我面前展现。……”萨玛噶公主的意思很明确,如果哥哥是个英雄,那就带兵平灭象雄。这才有资格佩,戴象征男子气概的松石。否则,就用女人的头巾包头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传说中,这是一次完美的间谍行动,松赞干布正是凭借妹妹的歌词,确定了象雄都城‘穹隆银城’的位置,驱兵灭亡了象雄王国。这个象雄丧钟绝唱的故事,被记录在《敦煌吐蕃历史文书之赞普传记》中,但它依旧可能是个传说。因为,有其他史料记载,象雄末代王是在当惹雍错(这是象雄国教苯教的一个圣湖)附近祭湖时,遭到了吐蕃军队的偷袭,象雄自此灭亡。不过,这已是松赞干布玄孙——赤松德赞时期的事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松赞干布时期确实曾经征伐象雄,并在象雄设官征税,但可能象雄并没有彻底灭亡,而只是成为了吐蕃国家联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后,象雄屡次叛乱,直到赤松德赞时期才被吐蕃彻底吞并。

承托了和平的曙光,也沾染着战争的阴霾,抛开王朝兴替的挽唱,绿松石在藏胞身边还有一个传奇般的作用——承载灵魂。经常出现在藏胞脖子上的绿松石项链,并不只是个装饰品,有时候它能决定一个人的生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西藏有种招魂仪式,是专门为灵魂走失的人准备的。
我们常说某某丢了魂儿了,是指他神不守舍,注意力不集中。
但在西藏丢了魂,可是要出人命的。
发生了这种情况,家人会赶紧请来喇嘛做法寻找。
喇嘛到来后,会首先在他家中寻找一只品相吉祥的羊,宰杀后把羊皮剥下来备用。然后,让弟子或亲属站在房顶上,一只手举着丢魂人的松石项链,另一只手挥舞羊皮并念念有词。
在此之前,喇嘛会通过卜算,确定灵魂失落的方位和远近。
灵魂失落的距离并不一定,有时只有一只羊走一天的路程,有时也可能跑到千里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确定的方位后,不论远近,房顶上的仁兄,都会朝向那个方向连续不断的挥舞。
毕竟,如果灵魂跑到山南去了,你朝着阿里方向挥舞,是不会有太好效果的。
如果距离近,一会儿灵魂就会回来,如果距离远,挥舞吧!
灵魂回来后,还不能马上就进入身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藏传佛教的理论,不论是你自己把灵魂弄丢了,还是有其他灵魂占据你的身体(这种情况有个专有名词叫‘夺舍’),本体的灵魂遽然回归会损坏躯体(可能是担心两个灵魂打起来)。
所以要慢慢来,一点一点过度。
期间,绿松石变成了灵魂的暂时存储媒介。
有时,在西藏能够看到有些人佩戴的松石项链勒的极紧,几乎让人喘不过气来。
而且,在下颚处会有两根细棍扎在脖子上,这就是灵魂还处在过渡期的人。
不要去招惹他们,我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故事,或者事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因为拥有护佑灵魂的特性,绿松石在藏区的宝石中,拥有着特别的意味。
例如,藏胞绝对不会将松石丢入水中,他们相信灵魂会随着松石离开。
在藏南,如果妇女头发上没有松石装饰,会被认为是对丈夫不敬,因为这是不希望丈夫长寿的表象。
在藏胞随身佩戴的护身符(噶乌)上,也经常能够看到松石的装饰。
他们相信,松石能够保护噶乌里面放置的佛教圣物气息不会消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噶乌

绿松石在岁月的打磨中,闪耀着熠熠的光彩。
我们刚才讲述的都是传说故事,但经过了传说加持的绿松石,是不是更加神秘而绚丽了呢?
凡尘俗世、浮华流年,经常让我们哀叹灵魂无处安放。
那颗属于我们的绿松石,它在哪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