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已经顺利落下帷幕,但关于高考的讨论仍未结束,很多考生和高中老师都会发现这样一个趋势,就是参加高考的总人数总是逐年上涨,竞争难度也是越来越大,尤其高分段的人数越来越多。不过,出生率多年来总体保持平稳,那为何参加高考的人数总是在逐年上升,从哪里冒出这么多的竞争者呢

一、复读生太多,导致高考难度大、竞争激烈

为此,我们通过对比2020年各省高考报名人数和2017年高中入学人数,从而得出下表。正常情况下,假设没有复读生,并且所有入学高中的学生都按时参加高考,那今年高考报名人数应当等于2017年高中入学人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从表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两个数字相差很多。从中或许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高考人数之所以逐渐上升,竞争愈加激烈,主要是因为复读生的人数太多所造成的。尤其在那些竞争比较激烈的省份,复读生人数和所占比例往往更高

其中,河南省参加高考的复读生比例竟达到了惊人的40.36%,接近一半的考生都是复读生?这个数字太恐怖了!2020年高考报名人数为115.8万,而2017年高中入学人数只有69.06万人,也就是说,今年河南有46.74万名复读生报名参加高考。

四川、安徽、广西、陕西等省区同样不甘示弱,参加高考的复读生比例均超过30%,几乎每3人参加高考,就有1位是复读生。如此,竞争怎么可能不激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中西部省份复读生占比更高

同时,我们还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相比于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中西部省份的复读生所占比例更高。而与考生数量、试题难度、竞争氛围没有直接的关系。

例如,山东、江苏、浙江等省份的高考竞争压力也很大,但复读生比例就不高。同时,广东也是人口大省,2017年高中入学人数仅次于河南,但复读生比例就远没有河南那么高。

据分析,这主要是两个因素造成的:一是省内的教育政策导向。比如,广东、山东等省份尽管高考竞争激烈,但教育部门总体上不提倡复读,公办高中也基本上不招收或严格限制招收复读生;而河南却恰恰相反,很多高中都在争抢复读生。

二是经济更发达的省份,教育资源和就业机会也更多。即便高考发挥失误,考得不理想,也有大量省内低一档的院校可以选择,只要专业选得好,未来就业前景仍然十分广阔。而中西部省份的考生,更需要通过一次成功的高考,来改变人生轨迹和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是否应该严格限制复读?

因此,很多还没有参加高考的学生及其家长都在呼吁严格限制复读生数量。例如,将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中,高考只能免费参加一次,允许复读,但限制次数,且需要自掏学费和考试费;或对复读生采取降分录取措施等

广东和山东不提倡复读,一定是考虑到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复读生就像滚雪球一样,只会越滚越大、越滚越多。河南就大有此趋势。

不过,这也是一个立场的悖论,处境不同,看法也会不同。第一年参加高考的学子自然希望竞争者少一些,但万一考砸了,自己需要去复读,就会持另一套观点。

学生应该有复读和再考的权利,但这又势必对未来的考生造成更大的压力和不公平。为此被迫选择复读、浪费青春的学生会越来越多。确实很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解决高考竞争压力大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之所以有太多学生想复读,想通过考一所更好的大学来翻身,正是因为读一所所谓“低档”的高校没有面子、被人看不起,将来对应的工作也是辛苦、收入低、不体面的。

因此,个人认为,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可能有些“乌托邦”,尤其在我国当前环境下,但仍然不失为一个努力的方向,毕竟很多欧洲国家已经做到了,那就是尽量缩小不同行业和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尊重所有的行业和岗位,从高端的到初级的,让从事任何工作的人都能感受到体面和被尊重。同时,丰富并鼓励选择多种教育形式,比如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毕业生提供同等的发展和晋升机会,不以学历为歧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起来是不是太理想化,太难实现,又不符合国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是否认为应当限制复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