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件:庞统阵亡
《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里,通过周瑜之口,引出庞统。先前诸葛亮草船借箭,完成后与周瑜在手掌写一字,道破曹之法,二人均写了"火"字。而据演义描写,周瑜手掌写"火"前,已知火攻之法,乃庞统所言。
演义这样描写:原来襄阳庞统,字士元,因避乱寓居江东,鲁肃曾荐之于周瑜。统未及往见,瑜先使肃问计于统曰:"破曹当用何策?"统密谓肃曰:"欲破曹兵,须用火攻;但大江面上,一船着火,余船四散;除非献连环计,教他钉作一处,然后功可成也。"肃以告瑜,瑜深服其论,因谓肃曰:"为我行此计者,非庞士元不可。"
曹操派蒋干到东吴剌探情报,周瑜运作,让庞统随蒋干渡江北上,庞统向曹操献连环计。
在这个桥段里,庞统还没出场,在读者心中已树立了一流智士的形象。你想想,周瑜乃心高气傲之人,入他法眼的人,水平有多牛?
庞统不负周瑜重托,顺利完成了连环计的实施,老谋深算的曹操,这次上了当,老鱼死在冰排上。
可惜孙权没有认识到庞统这份潜力股的重要性,半相把庞统推到刘备那边。刘备识人水平比孙权高一筹,也没有发现庞统这份潜力股,看在诸葛亮面上,安排庞统担任耒阳县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庞统哪有心思做七品芝麻官啊,不理政务,终日饮酒睡觉。刘备得报大怒,派张飞前去巡查,要治庞统的罪。
谁知庞统不卖张飞的账,张飞大怒,要拘拿庞统,被孙乾劝阻。庞统当着张飞的面,不到半日,将百余日公事,处理完毕!
《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事"这样描写庞统的能耐:
统曰:"量百里小县,些小公事,何难决断!将军少坐,待我发落。"随即唤公吏,将百余日所积公务,都取来剖断。吏皆纷然赍抱案卷上厅,诉词被告人等,环跪阶下。统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民皆叩首拜伏。
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断毕了,投笔于地而对张飞曰:"所废之事何在!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飞大惊,下席谢曰:"先生大才,小子失敬。吾当于兄长处极力举荐。"
在演义里,能让张飞大惊而钦佩的谋士,惟诸葛亮、庞统二人而已!在张飞眼里,庞统的能耐,甚至超过诸葛亮!
天妒英才,庞统在攻打雒城的战斗中,在落凤坡中箭身亡。刘备痛失攻川头号谋士,损失难以估量!
庞统如果没有意外死亡,刘备不会动用荆州的诸葛亮,也就没有后来关羽大意失荆州的事了。所以庞统的死,刘备想一统天下,已是镜花水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六件:关羽遇害
公元219年7月,关羽趁曹魏内部动荡之际,出师北伐,包围襄樊,击败于禁统率的七军。曹操甚惧,考虑迁都避其锋。
在曹操的外交努力下,孙权坐不住了,背弃与刘备的盟约,出兵偷袭荆州,导致关羽遇害。
孙权如不背盟,关羽如果不死,很可能拿下襄樊。刘备从汉中出兵,二路大军攻取长安、洛阳,并不是太难的事。因为那时人心思汉,这股历史潮流,曹操是挡不住的。
可惜关羽后院起火,造成季汉始终偏安一隅,无法攻入曹魏腹地,不亦悲乎?!
第七件:张飞遽死
关羽被东吴杀害,在蜀汉集团内部,引起一连串的反应。刘备、张飞、黄忠、吴班等与关羽感情深厚的人,愤慨异常。
刘备决意伐吴,连诸葛亮也劝阻不了。
伐吴前夕,车骑将军、西乡侯张飞被部将杀害,蜀汉失去关羽后,再失一大将,对刘备刺激极大。
《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 急兄仇张飞遇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这样描写:忽侍臣奏曰:"阆中张车骑部将吴班,差人赍表至。"先主顿足曰:"噫!三弟休矣!"及至览表,果报张飞凶信。先主放声大哭,昏绝于地。众官救醒。
遥想当年,刘关张三英战吕布,颠沛流离紧相随,长坂坡据水断桥,攻西川义释严颜,大破张郃于巴西!三弟何等英勇,如今阴阳两隔,痛断肝肠!
张飞的死,使伐吴之战的胜算,减却不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八件:夷陵惨败
刘备率蜀汉精锐兵马伐吴,与吴军相持七八个月。东吴大都督陆逊施计,火烧蜀营八百里,蜀军大败,刘备逃回白帝城。蜀汉精兵在这场大战中,损失大半,元气大伤。
夷陵惨败,刘备平生最后一仗,黯淡落幕。
刘备至死没有回成都,一则想聚拢兵马,防备东吴袭击,甚至有反攻东吴的想法;二则感到脸上无光,对不起蜀汉军民。
不管怎么说,夷陵之战的结果,蜀汉输得很惨。刘备忧愤交加,不久在白帝城病逝。
如果夷陵之战打成和局,或者蜀国惨胜,刘备应该能多活几年。三国局势,肯定改写。有刘备在,蜀汉收复荆襄,并不是太难的事。
八件憾事,造成刘备永远的伤痛!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成为刘备至死没有完成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