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时期,新中国外交的决策是基于国际、国内两大环境,主要受到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苏联因素(同盟关系),美国因素(敌对关系)和国内因素。对于派兵入朝的决策,苏联和美国两个方面因素是一起推动了中共中央作出出兵决策,而国内因素则是制约了中央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苏联的援助,使战争陷入僵持

一、苏联的援助,使战争陷入僵持

随着战争的进行,苏联对中国援助的扩大,苏联方面对中国外交政策和策略都具有了更大的影响力,可以说,中国经济的恢复,国内情况的好转很大部分是要归咎于斯大林对中国的各项援助计划。包括在朝鲜战场上,如果没有苏联人提供的装备和空军,中朝军队将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使战争陷入僵持,迫使美国改变策略,寻求和平手段。

美国方面的妥协是1951年朝鲜战场开始谈判的主要原因,苏联领导人当时显然是不愿意谈判的,此时中国自身的情况成为谈判达成的另一动力,因为,战场上志愿军似乎很难再取得进展,而国内也开始准备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害怕战争持续会耽误国家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中国领导人最后接受了苏联的建议

二、中国领导人最后接受了苏联的建议

很难想象中朝方面能在斯大林不太愿意的情况下和美国人达成协议,因为美国人寻找谈判途径时也是首先想到的苏联,并通过苏联了解中朝方面的态度并向中朝方面传递信息。谈判中,中朝方面也是事事都向莫斯科征询意见。朝鲜停战谈判迟迟未能有结果多少和斯大林的态度是有关系的。

斯大林去世是朝鲜停战谈判的一个重要转折,他的死造成苏联方面态度发生变化,成为推动停战协议达成的主要动因,美国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反应,而此时毛泽东却发现,战争可以继续打下去,因为对美国不利,中国国内却在战争继续的情况下取得了相当的建设成就,当时有限的阵地战不再可能对中国国内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他对谈判并不那么热心,一有机会就让志愿军把南韩军队狠揍一顿。但是当时中国的建设发展还离不开苏联,中国领导人最后接受了苏联的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朝鲜停战后,中国更加重视外交斗争

三、朝鲜停战后,中国更加重视外交斗争

根本上,朝鲜战争是冷战中的第一场热战,而不是中国历史上援助朝鲜抵抗侵略的传统战争,朝鲜停战谈判是由美苏大国外交主导的,回顾抗美援朝时期新中国的外交决策过程,从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苏联对新中国外交决策的作出起到极大的作用。

虽然说内政是外交的基础,但由于当时中国国内的建设发展同苏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国内因素对外交决策的影响似乎不是那么重要和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鲜停战后,由于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国领导人更加重视外交斗争,强调和平的外交政策。他们知道,外交斗争不仅可以有助于创造一个和平的外部环境,而且是解决国与国争端的一个根本方法。因此,国内因素对中国外交的影响力大小正是以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为分界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