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安徽芜湖市政府邀请,中国学院油画展在安徽芜湖市美术馆书画院盛大开展,其中最具代表价值的历史巨作《刘胡兰就义》也成为本次展览的重头戏在国内首次亮相。
《刘胡兰就义》巨幅油画作品是冯法祀先生走出徐悲鸿油画教学方式,通过战争中大量习画实践和马训班的成果的综合体现,这幅作品也很大程度上融入法国浪漫主义大师,德洛克罗瓦名作《西奥岛的屠杀》的色彩气氛,凭借画家自身的豪气和艺术个性修炼完成,这一切的创作成果也为日后冯法祀作品走向独特的个人艺术语言开辟了更广的路径。
1955年,新中国已投入经济建设高潮,当时党和政府对文化建设十分重视,为在中国推广油画教育,从当时苏联的苏尼科夫美术学院请来了苏联的功勋艺术家,斯大林文艺奖金获得者马克西莫教授,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主,在全国以推荐加考试的方式选拔了21名学生,组成这个培训班,由马克西莫夫教授执教培训。
马训班在中国油画教育史上有着历史性的意义,因为这是中国当代唯一完整引入国外写实体系的油画课程,影响了中国当时美院的油画教学变革,至今仍有一定意义。另一方面“马训班”培训的那批学生代表了当时中国中青年油画家的较高水平,其中很多人都成为了中国油画界有影响力的人物,如候一民,勒尚谊,张文新,詹建俊,谌北新,何孔德等。
冯法祀也是当年马训班的一名学员,在这期间的二年多,他彻底从“中大”的徐悲鸿的油画写实技巧走了出来,获得并体悟了俄罗斯巡回画派和苏联在油画方面的创作方法和经验。而创作的《刘胡兰就义》就是在油画技法上突破的最佳总结。
该作品构图的严谨,人物形象真切有力,用笔轻快,塑造坚实,色彩浑然透明,画面整体感通过诸多色块的对比安排,烘托出那寒冬下山西周西村当时那一幕残绝人还的屠杀场景。画面激发了我们对15岁英雄刘胡兰的钦佩和崇敬之心。
1957年的这幅作品,正是冯法祀在马训班的收获,也曾受到马克西莫夫的表扬,该画当时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好评,并被中国美术收藏。1962年冯先生重新创作的《刘胡兰就义》为首次公开亮相,58年后,著名加拿大华人艺术家冯法祀侄孙冯相成先生,将携存放至今的该幅巨作,于2020年8月17日在安徽芜湖美术馆参加中国学院油画展首展与观众见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胡兰就义 393cmx218cm 布面油画 196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