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各种事件,人心就会浮动,在疫情期间,编制内人员的一言一行也更加敏感,被人用放大镜拿来检视。

疫情后期,有一位中学校长在给老师开会时讲到,现在的形势很敏感,老师们一定要注意师德和言行,不能发表一些不当言论,尤其是当着学生的面,风险更大,很容易被同学无意间传播出去,造成不良的影响,甚至导致开除公职。

危机面前,人人都格外敏感,管理部门更是如此,对中小学老师不当行为的处理更是雷厉风行。有老师防疫工作不到位的、有玩忽职守的,还包括山西那位因同学没给自己献花就大发雷霆的,每一起处理起来都是非常果断,毫不手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中小学老师在人们的眼里都是铁饭碗,非常安逸稳定。如今为什么变得人人自危,甚至动不动就会有被开除公职的风险呢?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师德师风败坏,亟待整顿

如今,个别老师的师德师风不佳,致使整个教师圈子的口碑都下降了。用老师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块臭肉搅的满锅腥。

比如,在课堂上不讲知识点、留着有偿补课时讲,家长群里各种拍马屁、收红包收礼物等现象日渐盛行,严重损害了教师的口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网络时代,一言一行都要接受公众的检视

在如今这个网络时代,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被放大了,稍有不良举动,就容易被人拍下发到网上,遭到口诛笔伐。

其实,这是一种进步。以前已有很多虐待、打骂学生的事件,但由于讯息不畅通,很多事情无法被人知道。而现在老师稍有不当言行,就容易被学生、家长或学校里的监控拍下并发到网上,老师们犯错的成本更高了,因此必须要倒逼自己提高素质,控制言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老师是一线教育工作者,出事后最容易被处理

老师也是一线教育工作者,与众多行业一样,一线工作者是最脆弱的,万一发生什么状况,或是行业不景气,最先倒霉、被处理的往往都是一线工作者。老师也不例外。

作为教育领域的一线工作者,老师直接与学生、家长打交道,也必然会面对很多奇葩的、不讲道理的学生家长,或要应对一些突发事件。而像校长、教育管理部门都躲在后面,万一出了事,只需要发表一些“道德至上”的观点和意见、处理一批老师,自己却往往不用担责任。

因此,老师就像车间里的一线工人,人身安全直接暴露在机器之下;如同销售人员,直接与难缠的客户对接,工作待遇极不稳定;如同医院里的执勤护士,直接面对患者和家属的抱怨或刁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编制或将取消,铁饭碗改为合同制

如今,很多关于教师编制或将取消的传言不断,尽管并未最终确定,但既然能传出这样的议论,肯定不是空穴来风。

今后,如果教师岗改为合同制,考核就将更加严格了。因此,现在很多老师才会感到人人自危,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切不敢得罪了学生。何况,关于师德师风等,都是一票否决制。老师们不得不变得格外小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起来,整个行业素质的提高是一件好事,但也不能矫枉过正,搞得人人自危。同时,越辛苦、越承担风险的职业,越应该得到额外的回报,否则便没人想去做了。

今年以来,尽管国家出台政策,加大对教师岗的扶持和待遇提升力度,但从招聘效果以及今年高考志愿填报的情况来看,愿意选择师范专业和从事师范工作的人还是少了,且学霸精英中更少。

如果做老师的都说,能够安全“落地”,保住手里的饭碗已经实属不易,不敢有更多的奢求了。或许,我们在严厉打击那些败坏师德师风的老师同时,也应该更加善待那些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老师,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待遇和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