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东巡”远东,视察了俄军驻远东部队和远东的军工企业。一路走下来,确定了不少俄海、空军武器的买买买计划。

此外,跟着绍伊古的脚步我们也得以看到俄第2架量产型苏-57的真身(高清那种)。今天周末,北国防务先来简单说说苏-57量产型的最新信息和生产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绍伊古视察共青城飞机制造厂的第2架苏-57量产机

2020年8月12日俄罗斯空军节,绍伊古恰好视察共青城飞机制造厂,俄军方和联合航空业集团的画面都披露了组装中的第2架苏-57量产机——T-50S-2。

相比早前的机型,从一些角度来看会觉得量产机型会有点突兀,仔细看原来是雷达罩造型稍微延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或许不能完全排除光学影像,但苏-57量产型的雷达罩设计显然进行优化

比对一下之前的原型机(以T-50-4为例)与T-50S-2的雷达罩。可以发现:

1,从侧面看,旧款的雷达罩上缘与和其连接的机鼻上缘几乎成一直线,而在T-50S-2上两者则有不同的斜率;

2,承上,T-50S-2雷达罩的上下缘曲线变得比较对称,而旧款的上缘曲线几乎是直线,下缘才是曲线;

3,在安装光电探测器的位置与雷达罩之间有一小段机鼻结构,可以其长度为参考,若其长度为X0(如上图),则旧款雷达罩长度约为5X0,T-50S-2约为6X0,增长约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个阶段的苏-57原型机齐飞画面,右一、二两架尾椎较长,为较新的第二阶段原型机

当然,这只是简略的估算。但信息已经很明显,即第二架量产机的雷达罩稍微延长了。为什么这么做呢?

主要的原因应该是超音速气动外形,新设计的雷达罩比较修长,曲线变化率比较少,有利于超音速效率;另一方面,这种些微的增加长度,有时可使全机的细长比、截面积分布等变得更好,而这种在机鼻或尾椎增加长度的措施几乎不会增加重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共青城飞机制造厂而言,需要等待俄军的反馈来一步步提升苏-57产量

在绍伊古视察共青城飞机制造厂前不久,该厂内部刊物报道了苏-57的量产生产线正在打通。

绍伊古视察期间,苏霍伊公司总裁也表示,隶属于苏霍伊公司的共青城飞机制造厂已经进行现代化改造和设备更新,这确保工厂能够顺利、准时完成国家武器订单。反过来说,这份订单也将能够让企业得到持续发展,工人有稳定的工作量(待遇)。

根据在2019年“军队-2019”展会期间签订的合同,苏霍伊公司将在2027年前向俄军交付76架苏-57战机,这其中包括“军队-2018”展会期间签订的2架苏-57采购合同根而按2018年的合同,苏霍伊需在2019年和2020分别向俄军交付1架量产的苏-5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遗憾坠毁的首架量产型苏-57战机

众所周知,首架量产型苏-57已经坠毁,绍伊古此次视察的T-50S-2就是第2架苏-57。根据生产计划,2020年苏霍伊仍计划是向俄军交付1架苏-57、2021交付2架,随后慢慢增加。

显然,俄军目前仍是先确定苏-57的技术状态,状态定了再更大规模开造。

那么损毁的首架量产型苏-57怎么算呢?按照俄军近年来谁毁坏谁负责的“原则”,苏霍伊公司很可能要自己支付保险(如果有的话)之外的赔偿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