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是我们避之不及、谈之色变的一种天灾。它不但会带走很多人的性命,还会给我们的经济造成损失,甚至能够改变自然界的地貌——移山填海。历史上有很多场地震,都是突如其来,但是影响久远的。离我们最近的大地震是08年发生在汶川的一场大地震,当时造成了近7万人死亡,是我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可是,我们中国古代还有一场地震,远比汶川大地震更严重,在地震中约有83万人失去了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场地震就是关中大地震,位于中国陕西省南部秦岭以北的渭河流域,它发生在明朝嘉靖年间。这场地震之所以会夺取这么多人的性命,有几个主要的原因。首先,这次地震发生在夜间,震区人口密集,很多人当时仍然居住在抗震性能较差的窑洞里,在睡梦中被活活压死或掉进地缝中不知所踪。其次,在地震发生之后,古代的援救技术落后,灾后救援工作也做得不好,就导致很多人流离失所,成为难民。难民们没有得到很好的安置,聚集在一起,很快就爆发了瘟疫。瘟疫又夺走了不少人的性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者,当时的地震改变了河流走向,导致泥土纷纷落到黄河中,阻塞黄河,使黄河倒流。结果黄河下游发生严重的旱灾,粮食歉收,很多人被活活饿死;上游洪水漫灌,造成了不少伤亡。震时正值隆冬,灾民冻死、饿死和次年的瘟疫大流行及震后其它次生灾害造成的死者无数可计。这样接连的灾祸,使百姓苦不堪言,流离失所,难以为继正常生活。这场地震,余震持续了5年,是中国历史、甚至世界历史上已知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坊间还有说法称武则天和李治的合葬陵墓前的61个无头石像,很有可能就是这场大地震造成的,而且鉴于古人擅长将天灾与皇帝的吏治联想起来的丰富想象力,这场地震又被视为使上天的示警,要求皇帝兢兢业业,不可做出有损国家利益的事。而地震导致的山海移位,也更加严重。现在,我们到当年的地震震中查看,会发现地形已经改变了很多:“华县“原阜旋移,地高不尽改故迹”;渭南县城内“中街之南北,皆陷下一、二丈许”,“自县治至西城陷丈余”的故址,至今仍清晰可辨。县城东甫的五指山陷入平地,毁削无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其实有很多地域都属于地震带,陕西省就是地震活跃的地区之一,自有史料记载以来,共发生有感地震400余次,破坏性地震60余次。不过我们现在并没有研发出精确预测地震发生的仪器。即使如此,我们在平日里也能通过增强防震意识,优化房屋承重结构等措施,包括地震逃生演练等,来降低发生地震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