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的潞州羊堡,也就是今天的长治市郊区店上乡杨暴村,在那里,“暴”是大姓,暴昭就出生在当地的名门望族。
据说暴家世代靠务农积累财富,暴昭虽锦衣玉食长大,却是个耿直善良,俭朴憨厚的性格。
暴昭长大后,从国子监,也就是明朝最高的学府里以“优秀毕业生”的身份,被分配工作当上大理寺司务,这种当官的路径就是朱元璋发明的“历事监生制”。有后人将这个官职比喻为“司法部一个科员”。
前面说了,暴昭是个耿直善良,俭朴憨厚的好学生,他工作后,经常和百姓穿一样的鞋子和衣服,办案公允,待人亲和,深受老百姓爱戴,因此得到朱元璋的认可,擢升他为刑部右侍郎,相当于司法部副部长的官职,可见暴昭的官途还是很顺利的。
暴昭,耿介有峻节,布衣麻履,以清俭知名。——《明史》
朱元璋去世后,建文帝朱允炆也同样重用暴昭,又将他提拔为刑部尚书。建文帝刚即位不久,开始大肆改革,把地名改了一轮又一轮,又减轻赋税,又重用文臣,还试图恢复荒废上千年的“井田制”......就这样,新主把自己爷爷朱元璋打下的江山搞得乱七八糟,失了武臣的人心却还过于心急地打起了削藩的念头。
建文初年,暴昭被封为北平采访使,真正任务是侦察燕王朱棣的阴谋行动。暴昭不负所望,向建文帝告发了朱棣企图谋反的罪状。
但建文帝还没来得及做好准备,他的叔父燕王朱棣就揭竿而起,掀起腥风血雨的“靖难之役”。
暴昭临危受命,主管“平燕布政司”的工作,听这个名字,就该料想暴昭和朱棣,注定站在对立面,也暗示了暴昭的悲惨下场。
建文四年,金川门之变。此时建文帝败局已定,下落不明,有人说他剃度出家,也有人说他自焚于明宫。朝廷群龙无首,暴昭带着家眷出逃,却被朱棣俘虏。
同被俘虏的还有同僚连楹,二人被后世赞为“潞安双忠”。
在刑场上,暴昭和连楹视死如归,两人愤慨陈词:
“以臣篡君,可谓忠乎? 以叔残侄,可谓仁乎 ?背先帝分封之制,可谓孝乎?名分纪法荡然, 婴不可以训天下后世!”
大意就是:“你(朱棣)作为臣子却篡夺君位,是不忠心的表现;作为叔叔却谋害侄子,是不仁义的表现;罔顾先帝对你的分封,是不孝的表现;据情据理,你的继位都是个错误,根本不能让天下百姓信服!”
这话正在朱棣心头上插刀了。朱棣以“清君侧”为名头起兵造反,又残害这么多前朝文臣,后来还让史官模糊他继位前的历史,不正是因为他自觉名不正言不顺,心虚的表现吗?
于是暴昭和连楹变成了朱棣的“眼中钉”,必死不可了。
据说连楹毫不惧死,一幅大义凛然的样子,甚至还把脖子伸出去让敌人砍。据说他被害后,一股白气从他的尸身冒出来直冲上天,而连楹脖子都掉了,躯干却仍然直立,脸上也不像死人般灰暗,就好像平常的神色。
“ 有白气冲于天,尸值立不仆,色如平生焉。 ”
这头连楹牺牲了,暴昭更加就视死如归了,他对着朱棣骂不绝口,直至朱棣恼羞成怒,下令对暴昭施以“磔刑”。
朱棣先让人把暴昭的牙齿打下来,然后再将其四肢一刀一刀砍下来剁碎。暴昭满口血水,依旧拼尽全力唾骂朱棣的恶行,最后朱棣让人将暴昭的脖子折断后砍下来,暴昭因此命绝。
一代忠烈在靖难之役中就这样陨落,后人为暴昭在故乡设了墓舍,同乡的文人栗应宏还撰写了《暴尚书传》来缅怀这位忠臣刚正不阿,爱国为民的品格。
“......古云疾风劲草,直谅之益,若暴公者欤!”
以上就是正文的全部内容,欢迎点赞关注@明玥想,与你一同阅读,一同思考,一同收获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