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又一次见到王老师,仍旧是在陕州地坑院里,他还是那么开朗乐观,见到我便热情地招呼着,倒是我觉得像欠王老师似的,这两年一直想写写王老师的故事,却总是没能成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老师,名叫王驰,三门峡市陕州区人马寨村人,他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澄泥砚”永兴堂的第五代传人,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出生于50年代,从小就跟随父辈和祖辈学习澄泥砚的制作;用通俗的话来说,他打小就爱玩泥巴,而且一玩就玩了几十年。特别是近些年来,他一直坚持在陕州地坑院里向游人演示陕州澄泥砚的制作过程,用执着的守护,努力传承澄泥砚的历史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得前年我第一次遇见王驰老师并不是在他制作澄泥砚的院里,而是在地坑院吹吹打打的娶亲队伍里,他兴高采烈地走在最前面,为新人鸣锣开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第二次遇到他的时候,是我在地坑院品尝十碗席的时候,一抬头,看见他正在满面春风地为我们端碗上菜,他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位热心肠的农家大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次我与王驰老师碰面,才是我真正与他相识,当我来到制作“澄泥砚”的地坑院时,才知道他真正的身份是澄泥砚“永兴堂”的传承人,身怀澄泥砚的雕刻、烧制等绝技,他烧制的金蟾砚、老虎砚曾在黄河金三角民间艺术展览会上荣获大奖,被有关部门命名为知名文化产品;看着窑洞里摆放的那些他亲手烧制的澄泥砚和获奖证书,着实让我吃惊不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陕州位于豫西的黄土塬上,在汉唐都城长安与洛阳之间;陕州人祖祖辈辈与黄土地打交道,澄泥砚,就是陕州人用勤劳的双手在黄土地里挖掘出的人类文明的果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澄泥砚,是四大名砚中唯一用泥土为原料来制作的,其它的端砚歙砚、洮砚都是石砚。而王驰老师出生的人马寨村,在三大黄土塬的张村塬上,那里的泥土黏性非常大,特别适合延烧,土质如红石,尤其是碾碎成粉后,掺合为料甚佳,所以人马寨村有着世代烧制土陶澄泥器皿的传统。据传,在清末民初时期,人马寨村烧制澄泥砚的作坊星罗棋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从一抔黄土,到澄泥为砚,并非轻而易举。王老师说:“首先需要去挖泥,泥只能从村子里挖。”,一把锄头,一副担子,先要把从田野里挖的泥土挑到作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挖泥才是最简单的第一步。王驰老师告诉我们:“泥土还需要晒干、拣选、碾碎、过筛、兑水、澄滤、过细等几十道工序,确保泥浆中不含杂质后,再把这些成品泥用不吸水的纸包裹起来,放在一口大缸里,置于阴凉处陈放至少半年时间,才可以拿出来制砚,陈放的时间越长泥土的稳定性越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老师边说边从箱子里拿出一块泥巴,“地坑院的温度连年都稳定在20摄氏度左右,相比村里的平房,这里显然更适合制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坑院,是豫西地区特有的古老而神奇的民居建筑,千百年来藏在地平线下 ,“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入户不见门,闻声不见人”。我记不清是第几次来陕州地坑院了,每一次来都有一种寻觅的感觉。我喜欢这些被赋予了文化魂灵的地坑院,这里一坑一特色,一坑一文化,一个地坑院就是一段历史文化的重现。王驰老师住的十七号地坑院,可以说就是“澄泥砚”前世今生的展览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砚,古代文房四宝之一,据《陕州志》记载:“虢州澄泥砚,唐宋皆贡,泽若美玉,击若钟磬,坚而不燥,抚之如童肤,贮墨不耗,积墨不腐。”,清乾隆皇帝曾盛赞澄泥砚“抚如石,呵生津”,一直视为国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发展变化,砚台这种书写工具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渐行渐远,澄泥砚也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像王驰老师这样坚持传统工艺的守望者和传承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生活中面临着许多艰难和不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所幸的是,近年来,随着国家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让非遗传承人多了一份自信心和荣誉感。泥土经受住了火的考验,古老而美妙的“澄泥砚”又如凤凰涅槃般得以重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每天都有络绎不断的游客和学生走进地坑院里,跟着王驰老师一边揉捏着泥巴,一边学习了解“澄泥砚”的制作工序,一边深深感叹传统文化的神奇创造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非常佩服像王驰老师这样的传统工艺的守望者和传承人,是他们不遗余力地开发研究、保护传承,才能让像澄泥砚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更多的人懂它,爱它,珍惜它,才能使灿烂瑰丽的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发扬光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三姐姐: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专栏作家、旅行家。【版权声明】本图文版权归三姐姐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