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明朝的皇帝,总体来说有成就的不多,不靠谱的倒一大堆。

好的榜样有朱元璋、崇祯这样兢兢业业的;有提倡一夫一妻制的明孝宗朱祐樘。

坏的典型更多,有惰政的,如几十年不上朝的嘉靖帝、万历帝;有好玩的如蟋蟀皇帝朱瞻基等等,不一而足。

皇帝都是这样,下面的王爷也好不哪里去——绝大部分不是浑浑噩噩,就是无事生非的主。

其中朱元璋的第五子,永乐帝的同胞弟弟,周王朱橚,更是让朱元璋一眼看穿了,给他下了这么一个断语:

“自古至今愚蠢无有如此者。”(《御制纪非录》朱元璋)

把他评价为愚蠢至极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的确,朱橚一辈子当王爷的经历是十分坎坷的,充满了曲折。

公元1370年(洪武三年),朱元璋封年仅十岁的朱橚为吴王,后来又改封周王,就藩开封。

谁知道这个朱橚并不是一个消停的主,公元1389年(洪武二十二)年冬,他不老老实实呆在王府,违反规定,偷偷跑回了老家凤阳。

朱元璋闻听此事之后勃然大怒,下令将其外迁至云南。

这是第一次受到父皇朱元璋的惩戒。正是这次惩戒,朱元璋说他不成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元璋过世后,他的侄子朱允炆掌权,是为建文帝。

建文帝为了打击藩王的势力,不敢惹战功卓著,势力雄厚的朱棣,于是就拿软弱的朱橚开刀了,以图谋不轨的罪名将其贬为庶人,又一次给他流放至云南蒙化。

直到燕王朱棣“靖难之役”夺得帝位,成为明成祖以后,才给他恢复了爵位。

朱橚遭遇这两次波折,吓得只剩下半条命。他的同胞哥哥朱棣当皇帝了,应该说苦日子熬到头了吧?

非也。

公元1420年(永乐十八年)十月,又有人指控他谋反,朱橚被召到京城后,又向他的皇帝哥哥“顿首谢死罪”,才得以脱险。

经此一吓,朱橚彻底老实了,回到封国后,主动把自己的三护卫献还朝廷,最后才得以善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别看朱橚做王爷一辈子胆战心惊,生活很不顺利,可是他这辈子的王爷还真没有白当,政治不行,学业上却做出了卓越的成就。

朱橚第一次被发配到云南,是受到朱元璋的惩戒。谁知这次他却因祸得福,后来竟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

青年时期的朱橚,对当王爷并不热心,可是却对医药情有独钟,他认为医药可以救死扶伤,延年益寿。

出于爱好,他组织一些学者编撰了一本《保生余录》,里边辑录了许多方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朱橚无意中惹怒父皇,被流放到云南。由于接触到了底层的百姓,因此深切了解民间的疾苦。

那时的云南地处南方边陲,当地居民生活环境很不好,得病的人很多。并且缺医少药的情况非常严重。

看到此情景,他组织名医们又编写了《袖珍方》一书。

在云南待了两年后,得到朱元璋的特赦,于公元1391年年底回到开封。

此时已经对医学十分入迷的他,觉得以前编著的医药书籍中,有许多欠缺的地方,现在应该进行完善,于是利用自己特有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在开封组织了一批名医,进行完善。

在编写医书过程中,又召集了一些著名的画工,为医书画插图,最终完成《普济方》一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橚一生对医学的贡献,除了前面所说的《保生余录》《袖珍方》和《普济方》以外,最突出成就还是完成了《救荒本草》的编纂。

《救荒本草》是一部以救荒为主,结合实用记述野生植物的地方性植物志。

此书共记述植物414种,其中近三分之二是以前的本草书中所没有记载过的。

此书采取插图的形式,让人们更直观的认识药草,每种植物都配有精美的木刻插图。

对植物形态描记很精细。对植物的茎色、表刺、卷须;叶的形状、颜色、着生方式、托叶;花的形状、颜色、瓣数、花蕊和花序;果实种子的种类、大小、颜色等,都记得很周全。

明朝此后医学著作影响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本书在中国医药史上是什么地位呢?

美国科学史家G.萨顿在《科学史导论》一书中,就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他认为,朱橚是中国古代一位卓有成就学者,他的《救荒本草》,真正称得上是中世纪最卓越的本草书。

后世的名医李时珍,在他划时代巨著《本草纲目》中,就有很多内容来自于朱橚的研究成果。

如果说李时珍是踩在巨人肩上而成就了后来的伟大事业的话,那么朱橚无疑是这诸多巨人中的一个。

参考资料:《明史》 《明实录》